北郭村,葛家村!

可都是過去引動風雲的村子。

葛清,葛海,葛山,那一個不是夜校留名的存在。

嫉妒嗎?

嫉妒,不要太嫉妒,奈何這怎麼也嫉妒不起來,只能想著怎麼將自家女娃子嫁入葛家村和北郭村去。

……

“肅靜!”

亂可以亂,卻不能長久!

好在能走進現場,多數已經習慣了規矩,若非訊息太過驚人是持續不了太久。

“開國六鎮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每年還會各村,各鎮,各縣評優評比,給予不同的稱謂和稱號,稱謂與稱號後面都會有對應的獎勵。

同樣所有的稱號都有時效性,不是一次評比之後就可以終生無憂!

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做不得的誓言,永遠在瓊海國上空迴盪!”

黃子澄聲音冷淡,算是將醜話說了出來,將一條不曾落在紙面上,卻被瓊海國一直踐行的話第一次當眾說了出來。

聞言,眾人皆沉默起來。

大賞他們歡喜,可大家也不是傻子,別看瓊海國立國不到兩年,可誰都清楚,想要躺在功勞簿上的享受,無論是公約,還是律約,都寫得清清楚楚那就在做夢!

“下面公佈先進村名單,先進村享受賦稅雜稅減半五年,兒童入學名額額外加五,另於一年之內由戶部出資,工部承建,修繕村中主道路,曬場,五年之內本村族人可集資四成後申請修繕村中水田溝渠,剩餘六成所需由戶部出資,工部指導,人員本村而出!”

轟!

又是一波沒想到福利。

在場誰家沒有青壯加入勞動隊,哪村沒有婦女進入農墾隊,新城西南的開荒田地又有誰沒見過?

那整齊劃一,排程有序的水泥溝渠,以及攔河的水站,誰看的不熱眼,誰不想搬回自家土地上。

有了那一套,不說每年產出可以增產多少,就說澆灌過程能節省下來的勞力和時間,那都是值得了。

如今只要評上這先進村,大王就可以給他們!

至於花錢這一塊,難道不是應該的?

四成,真的不多!

更別說每年還免掉五成的賦稅,雜稅,這樣的日子真得如做夢一般。

“現在通報名單,還請各村宿老上臺!”

黃子澄抽出第二份卷軸,開口誦讀道,“城郊何家村,白家圩,宋家灣,觀湖村,南渡李村,南渡劉家村,城西王家村,有請以上七村宿老上臺!”

……

“這先進村數目不少啊?”

葛海心裡一算,當即朝著溫太安看去。

鬧新春的會場可是不少,表彰場地分成兩處,黃子澄這邊宣佈一個鎮國六村,碼頭宣佈一個,那麼先進村是否也分兩地宣佈,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先進村就多了。

“先進村,此次一共評選出二十一家,海口十四家,三亞四家,亞龍灣兩家,大小五指峰內各一家。

除開是表彰,也是一次新農村規劃的嘗試,如果效果好的話,將在全國鋪開,透過十年左右的時間,將新農村的模式分佈到每一個村莊!”溫太安解釋道。

瓊海這個地方悶熱潮溼,瘧疾這類疾病更是不少。

若非大食堂,嚴抓了食物這一環節,減少了青壯在家吃飯的機會,不然就每年都要爆發的瘧疾,就不知要花費多少藥材,帶走多少人。

可基礎設定有限,大食堂只能在於一時,青壯遲早要被分流,避免食物環節出問題,便有這新農村規劃。

表面是田畝水渠,暗中重點則是衛生和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