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稅收(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麼大規模,二十一個村子,花費不少啊!”葛海皺眉。
瓊州,在大明統治的時候是存在賦稅。
可立了瓊海國之後,賦稅就沒收過,二十七年制定的律約中明確的各類賦稅,可正式執行要在二十八年之後。
具體執行之後能收多少稅收?
誰也不清楚!
如今又是減免,又是出資六成修繕一個村子,這錢花的如流水一般,能撐得住嗎?
“賦稅的確沒朝老百姓收過,可南渡河碼頭那邊,商稅卻已經開始,執行過程中累積了很多經驗,根據司法,審計的計算,洪武二十八年賦稅不會太多,但也只是一種補充,如今的關鍵還是先讓老百姓將日子過好。
要不是一國不能沒有賦稅,大王可能還會延後一段時間。
如今的各類減免,減半,你可以當成是一過渡階段!
等到真正確定的時候,田稅可能會消失,永遠的消失在歷史之中!”溫太安說道。
“田稅要消失?”
葛海捂住嘴巴,以一種不敢相信的目光看著溫太安。
這怎麼可能?
一國之賦稅,分成賦和稅。
簡單的理解,賦是交給皇家的,稅是交給官府的,其中關於土地這一塊稅收歷來都是大頭。
自古以來有皇室主動的免賦,至於免稅……九成是在災年荒年,明知道收不上來而減免的,但土地這一塊卻鮮少有減免,更別說一系列衍生出來的苛捐雜稅!
瓊海律約,限定了收稅的種類,專案,多寡。
這部律法真要實行下去,農民頭上的大山至少要搬走兩座,可田稅消失葛海無法相信。
“這是個方向,是最終的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此而努力,講真我也不敢相信,但我相信田稅終將消失在瓊海這片土地上!”溫太安堅定的說道。
“這樣……那就太好了!”
葛海感嘆道。
別看九叔,胡青田沒說什麼,可聽到這些也是激動的很。
土地,炎黃子孫最深刻的情節。
身為胥民,不就是沒有土地嗎?
別看一個個好似都滿足現在的現狀,可誰心裡沒有得到一塊土地的願景,如若田稅真的會消失,那麼對於他們這些想要得到土地的人而言,無疑也是一個天大的訊息。
“九叔你們,是不是想得到土地?”
土地情節溫太安自己都有,更別說胥民出生的九叔,感受著身旁的目光溫太安笑道。
“溫先生,對此可是有什麼訊息?”九叔張口直接問道。
溫太安點了點頭,“1+3計劃中沒有列出土地的問題,但實際上大王和黃先生都已經有所考慮,沒有公佈出來只是時間不對而已。
不過土地這一塊,改變會很大。
首先土地不會屬於個人,只屬於瓊海國,個人獲得土地只有一個途徑,租聘!”
“租聘,怎麼會是租聘呢?”
胡青田急了,有些不敢相信心心念念多時的土地,在瓊海獲得的方式竟然是租聘。
九叔和他都是享受配給的,銅錢不多,但每個月還是積攢下來一點,為的就是等瓊海開放土地後,他們也買上一塊從而成為有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