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代瓊海國謝過大王!”

聽完朱允熥的話,黃子澄亦是不免激動起來。

雜書?

狗屁的雜書!

真正俯下身子做事,才會明白雜書內記錄的內容有何用處,就是這些被忽略的東西,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

沒有工匠的輔助,很多事情最多也就弄到一知半解,隨著大型工程的上馬,每每看到那些工匠站在那裡發愁,自己等人又幫不上忙的時候,黃子澄便埋怨自己過去為何不多看基本雜書,或許靈感就有了!

如此重要的書籍,名教不要我新學要了,不僅要了還要學,並且在學得基礎上求發展!

“古書太多,雜書更廣,我對此瞭解不多,還是需要先生們好好回憶一番,將書名什麼的寫下來,如此方便尋找!”

黃子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跟著快速說道,“相對於那些逸散於野的古書,藉此次朝奉機會,不知大王能否將郭守敬的家傳複製出來一份!”

“郭守敬的家傳大明有嗎?”

朱允熥微微皺眉,這郭守敬是個人物,水利,天文,營造樣樣在行,元大都的建立水利系統就是其負責的,朱棣在此基礎上建造了京都,一路延續下來七八百年的時間,可基礎卻沒怎麼大動。

還有就是通惠河的修建,都是郭守敬一人搞出來的。

只是根據朱允熥的記憶,郭守敬所學並沒有流傳下來,明朝中後期出現了所謂郭學後人,但多是假的半點水平都沒有。

愣是要說誰學得了郭守敬的治水之法,潘季馴很有可能,不過潘季馴的治水法和郭守敬還是有所不同。

更為關鍵的是,郭守敬某種意義算是漢奸!

“有,肯定有了,我曾經聽到過類似的訊息,當時當成玩笑沒深究,每每想到便感覺遺憾萬千,但考慮我與我說此事之人的身份,訊息多半為真,大王回京之後可尋找幾位國公問問!”

黃子澄說是不確定,但從其語氣中不難聽出,就這件事他很肯定。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我大明初見人才濟濟,遠視者不少,郭守敬名為漢奸,但沒做過任何迫害漢人的事,加之水利方面的能耐,真要找到其家傳,必然不會輕易毀去,我會對此事會進行關注,若有訊息就算藏在皇宮中,允熥也給先生弄來!”朱允熥錨定的說道。

治水,水利工程,歷朝歷代都不可能跑掉的事。

瓊州四季雨水充沛,到了秋季颶風起來,更是需要處處防備,自己去摸索是一條路,按著前人的肩膀去學習又是一條路。

郭守敬治水的能力算的是BUG,真要有朱允熥絕對不會放手!

“三爺,兩位道長到了!”

就在此時,李漆走進辦公室。

“大王既然有事,臣先行告退!”

談話什麼都結束了,李漆不是不長眼的人,雖然不知道朱允熥找閣皂山的道長做什麼,但肯定是重要事,黃子澄沒必要拖拉直接起身告退。

“送先生離開!”

朱允熥起身恭送,隨後接見了閣皂山王圭和空靈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