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文不值(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
“龍涎香一斤,先生這送得倒是奢華,行了就這樣吧!”
一張禮單奢而不華,不懂的感覺價值千金誠意滿滿,懂得卻知道這些東西在瓊州那是一文不值。
沙子燒出來的寶瓶,鯨魚腸子裡挖出來的糞便,熬煉的糖霜,外加一套紅木打造的桌椅。
這些東西瓊海不能說到處都是,但工部工坊出來的能值幾個錢?
“禮單準備的這麼豐厚,那麼先生,你們這是打算要點什麼回來?”朱允熥一臉玩味看著黃子澄。
這位過去可是大明的太常寺卿,他要不是懂名教那一套打腫臉充胖子回禮制度,朱允熥直接將腦袋摘下來給對方當球踢。
等等,球?
怎麼忘了足球呢,這不僅是娛樂想法,更是競技專案,如今瓊海百姓的肚子豐富了可也要健壯身軀與精神。
數萬勞工俱是青壯,吃飽喝足一個個活力滿滿,總得找點發洩的方式,現在沒搞事是因為工程不斷,但這種日子不會太長。
這點得先考慮起來!
“金銀珠寶什麼我覺得就算了,瓊海國以後不會缺這些,稻米鹽油也不會送,大王不如搞點書籍回來,四書五經放在明面上,多要一點雜書,什麼型別都可以,這一兩年伴隨施政,我們越發感覺雜書內的內容有用,但雜書太雜,為民教所鄙夷,依靠商眾收集很難,若是能乘此機會,借大明的力量收攬一批當是最好!”
黃子澄不知道朱允熥腦子裡想什麼,一口氣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個提議不錯,我瓊海的確缺書,古人多有智慧,宋朝商貿發達,手工業鼎盛,出現了不少好書,可惜被人當成雜書,他們不用我們要!”
一想到隨著蒙古踏碎山河,中華文明斷絕,以及後續所引發的一些列歷史影響,朱允熥便感到扎心的疼。
崖山之後再無華夏,明亡之後再無中國,這真的不是說說的!
宋朝,一度被認為是我古代最有希望從封建制走向資本的朝代。
其興盛的手工業,吸納了大量的失地百姓,大量產品輸出南洋換來了巨大的財富。
開眼見世界的商人,高層越來越多,江南地區更是出現了資本運作的例子。
若非如此,南宋一朝也養不活那麼多湘兵。
可惜這一切皆被蒙古的鐵騎踏碎,成為一段泡影。
這一過程中失去了不僅僅是我華夏文明社會體制進一步衍化的可能,更讓我華夏文明的發展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折點,失去了創新性,開拓性,逐漸走進了一個自我封閉且無限迴圈的怪圈。
此轉折,最明顯的體現就是明清兩朝的科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