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聖旨催出征(第2/8頁)
章節報錯
孫承宗臉色鐵青, 他又對這種現象無可奈何。
這已經完全不是, 殺一兩個貪官,就能扭轉這種風氣。
整個官場,都已經變得腐朽不堪。
洪承疇看向孫承宗,這位到達陝西,就取代他成為陝西權利最高的官員。
崇禎皇帝派來更高階別的官員,指揮這場戰爭。
他還感到更加輕鬆,黃衣賊兵鋒實在太厲害。
黃衣賊和普通的流賊完全不一樣。
他們有成體系的軍隊,火器比大明都犀利,軍隊作戰意志極強。
洪承疇指揮明軍與蒙古作戰過。
他感覺黃衣賊的實力,都要在蒙古軍隊之上。
洪承疇不看好這次圍剿黃衣賊。
他建議朝廷鑄造槍炮,槍炮積累到一定程度。
最起碼也要每一名士兵,都配備火槍。
火力密度與黃衣賊的軍隊差不多。
憑藉大明龐大的軍隊數量和後勤物資,才能與黃衣賊碰撞,有勝利的希望。
現在黃衣賊剛吃下四川,正是兵強馬壯的時候。
黃衣賊現在氣焰之囂張,蘇河非常謹慎的一個人,已經公開稱王,舉辦科舉,這是準備稱霸天下。
黃衣賊已經勢大,朝廷到現在才著急。
這次戰爭黃衣賊能輸很多次,朝廷卻一次都不允許失誤。
朝廷調集重兵,如果都沒剿滅黃衣賊。
那黃衣賊就徹底做大,世上的很多人,也不會再把黃衣賊當反賊。
一些自認為懷才不遇的人,他們也會爭相恐後投靠黃衣賊。
洪承疇正在思考著,他聽到孫承宗的詢問。
他立刻衝著孫承宗抱了抱拳。
“孫大人,我親自帶人去清點糧草和物資,樹木分毫不差。
朝廷轉運到陝西的糧草,可以維持大軍半年的消耗。
物資有些匱乏,特別是藥物,基本沒有新增的藥物。
運過來的鎧甲還算充足,老式的鳥銃有很多。
朝廷這次運過來的火槍火炮和彈藥非常少。
他們只能武裝五萬人。
特別是棉大衣,只運來了三萬件,我都按照孫大人的要求,已經分配下去。
除了第一次遇到的棉大衣,之後的物資裡面沒有棉大衣。
現在外面的天氣極冷,沒有棉大衣,會有非常多計程車兵凍死。”
孫承宗聽著洪承疇的彙報,二十萬大軍能吃三年的糧食,變成了半年。
這種漂沒程度,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