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觀察大蒜中的某些物質,能殺死細菌。

蘇河準備好葡萄球菌,離開去這個房間,他去的蒜素和青黴素研究區域。

蘇河先來到大蒜素眼鏡區。

大蒜素這種簡單的廣譜抗生素,蘇荷早就想製備。

沒有顯微鏡,找不到大蒜素正確的生產工藝。

生吃大蒜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大蒜素在大蒜中含量很低。

把人吃到撐死,那也吃不到足夠治療疾病的量。

曲清漪負責管理這片區域,她同時也與王文君聯絡,協助藥物實驗順利進行。

有很多忠心耿耿的警衛團士兵,再用各種方法加工大蒜。

他們把大蒜榨汁、浸泡、清蒸、用酒精浸泡、用油脂浸泡等十幾種處理方式。

蘇河把自己能想到的辦法,都給安排上。

曲清漪看到蘇河過來,恭敬的說道:“秦王殿下,我們這些天,已經處理了一噸大蒜。

按照秦王殿下的吩咐, 不只是用浸泡、清蒸等一種加工方法。

我們還打亂操作的順序, 比如先用酒精浸泡,再進行榨汁兒。

一共挑選出一百八十二種加工方法,製造出各種各樣的大蒜汁。”

蘇河看到曲清漪眼底滿是血絲,知道她這段時間也很辛苦。

不知道大蒜素的提取辦法,必須要用窮舉法,想盡所有可能,把大蒜素找出來。

他已經拿下四川,又準備開始科舉。

大明朝絕對不會對他放任不管。

現在是崇禎四年,大明朝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大明朝還具有調動三四十萬兵力,大規模作戰的能力。

只有把這些大明朝的精銳打垮,大明朝才會進入到蟄伏狀態。

蘇河走的是精兵路線,他不會蠢到與大明朝拼消耗。

只能選擇儘量降低士兵的死亡率。

經過野戰醫院的醫生統計,士兵除了在戰場上被殺死,最大的死亡因素就是受傷感染而死。

一旦抗生素被研發出來,感染死計程車兵就能被救回來許多。

他就變成上過戰場的老兵,能作為一個班長,帶領十名新兵戰鬥。

蘇河除了抗生素,他還是一直在催線膛槍。

線膛槍是田佳鵬負責,他設計的銑床,效果很出眾。

銑床能加工出來合格的槍管。

但銑床的刀具太脆,加工兩根槍管,槍管內的膛線就會變形。

這樣完全沒有辦法量產,只能高成本加工一些線膛槍。

這些槍作為培訓的器械,讓士兵能熟練使用線膛槍。

這樣等到現場將量產,就能短時間形成戰鬥力。

田家鵬拿走幾臺顯微鏡,進入科學院冶金所實驗室就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