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奴法》專門規定,在祖廟叩拜炎黃二帝,具有炎黃信仰的人。

不允許任何人用任何方法,直接或間接,把他們變為奴隸。

同時蘇河以聖祝的名義釋出命令,只要是炎黃血脈,不投靠異族和被大理寺判罰。

他們因為各種原因沒去祖廟祭拜炎黃,但只要心中認為自己屬於炎黃血脈,他們就具有炎黃信仰。

炎黃信仰不是宗教,而是一種血脈傳承和文明傳承。

蘇河的這道命令伴隨《廢奴法》一起公佈。

就是讓秦王府治下所有人,都不許讓漢人成為奴隸。

哪怕這個人, 不是秦王府治下的漢人。

蘇河在《漢中週報》親自題寫《漢人不為奴》專題文章。

他同時以祖廟聖祝的名義。

建議各地祖廟祝師, 學習《秦王律》,宣講法律,協助官府解救被奴役的漢人。

秦王府各地祝師、巡捕、大理寺官員相互配合。

解救所有奴隸,不許任何人畜奴。

家僕、丫鬟、童養媳、青樓女子都算作奴隸的一種。

特別是童養媳和青樓女子,她們就是杏奴。

任何人畜養奴隸,第一次給予警告,第二次就抓起來判刑,根據情節嚴重判處不同刑期。

家裡的家僕和丫鬟,都需要重新與他們簽訂,秦王府提供的制式合同。

蘇河以身作則。

秦王府中的侍女,就屬於奴僕。

所有侍女,全部重新簽訂合同,變成自由人。

每個月約定工資,可以提前提出離職,不用捆綁一輩子。

她們根據自己的接觸的機密不同,離職後受到一定的約束。

侍女在工作時間,不限制她們結婚生子。

結婚的物件,需要透過秦王府審查。

秦王府中沒有太監。

在這個時代,太監作用沒有那麼大。

太監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後宮沒有其他男性。維持皇家血脈純淨。

蘇河選擇不用太監,他直接讓秦王府後宮沒有男人,後宮裡連男性侍衛都沒有。

有一些體力工作,蘇河招募很多三四十歲的健婦。

這些農家婦女,幹體力工作,比小太監強多了。

秦王府還專門培養了一支女子警衛團,負責保護後宮的安全。

這支女子警衛團的團長,就是她妻子李慧欣。

現在是火器時代,女人用火槍,可以輕易殺死厲害的男人。

“夫君,我們女子警衛團,已經接管後宮的防衛工作。”

李慧欣一身幹練的軍裝,身後揹著線膛火槍,看上去英姿颯爽。

“彗欣,我之後的安全,就交給你了。”

“夫君,我們女子警衛團,絕對不比警衛團差。”

李慧欣是一名小學老師,蘇河沒想到她經過短時間訓練,就把警衛團帶的有模有樣。

李慧欣是漢中大士紳柳家的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