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黎酒、大都督何峰、內閣大臣徐懷英、總參謀長趙之方等十幾位蜀國重臣得到召見。

他們看到殿中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就知道今日討論的事情與戰爭相關。

內閣大臣許懷英看到這個沙盤,他神色輕鬆幾分,語氣略顯激動的說道:“王上終於要下定決心,這是一件好事。”

他這一派的人認為,蜀國的實力不足,必須要先觀望,絕不能當出頭鳥。

但他們也知道,蜀國在內鬥下去,將會錯過站隊的機會。

歐洲各國在戰前,都進行合縱連橫,找尋自己的盟友。

蜀國的實力,怎麼想都不可能單獨對抗周邊的鄰國,必須要與沒有利益衝突的國家結盟。

他們這些不同派系的官員,雖然有著不同的想法,但一顆報國心假不了。

他們所做的選擇,都是希望蜀國未來會更好。

蜀國真的亡了,普通百姓接受他國的統治,利益損害不大。

大家都是漢人,對待普通百姓沒有政策上的苛責。

因為是同族,普通百姓對於其他國家的統治,也沒有反抗心。

對於他們這些與蜀國深度繫結的權貴,一旦蜀國亡了損失根本不可估量。

他們最多也就是隻能保證性命無礙,錢財與權力,全部會被剝奪。

新的國家,只會把權力分享給他們的鐵桿支持者。

因為蜀國滅亡,他們的貴族身份也會被取締。

哪怕是提前逃走,也只是當一個平凡的富家翁,很難再融入當地的貴族圈子。

蜀王錢明義看到蜀國的大臣們都到來。

他這才走到沙盤前,看著這些大臣說道:“因為突發情況,蜀國對於未來的戰略,不得不做出選擇。”

內閣大臣徐懷英聽到蜀王錢明義這樣說,這與他的猜測結果基本相同,只不過是原因不一樣。

他本以為蜀王錢明義是為了調和蜀國內部的矛盾。

現在看來,這是有了突發狀況,讓蜀王錢明義不得不做出選擇。

這個突發情況,保密級別十分高。

內閣沒有提前得到訊息。

許懷英看了一眼大都督何峰和總參謀長趙之方,他們也是一臉迷惑。

這個突發的情況,不只是內閣,大都督府也對此事一無所知。

大都督何峰看到這個沙盤,他想到這件事明顯與軍方有關。

他立刻站出來詢問道:“王上,請問我國出現什麼突發狀況。

大都督府要根據最新的情況,調整軍隊的安排。”

蜀王錢明義一揮手,立刻有黃毛小太監,拿著紅山嶺鐵礦的資料,遞給這些蜀國的重臣。

黎酒首相接過這份資料仔細閱讀。

他看到蜀國境內發現大型鐵礦,立刻欣喜不已。

他作為內閣首相,當然知道蜀國想要發展工業,卻一直髮展不起來的深層原因。

因為有著帝國的技術轉移,藩屬國發展工業,都不會缺少技術。

發展工業所需的資金,在某些專案擠一擠,還是能擠出來。

蜀國工業發展不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原材料,特別是鍊鋼所需的鐵礦。

只有帝國可以和各大藩屬國進行自由貿易。

藩屬國之間的貿易,貿易壁壘很嚴重。

品質好的鐵礦,他們即便有多餘,只會賣給帝國,絕不會賣給其他藩屬國,增強競爭對手的實力。

但對於位於其他地方的藩屬國,貿易壁壘不會那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