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新首都越陽。

越王白元貴與首相洪賢正在奏對。

洪賢拿著油墨味兒還沒有散盡的電報。

“王上,這是吳侯齊剛毅發來的電報。

吳侯詢問我國對於蜀國和瑞國,這兩國戰爭的看法。”

吳侯齊剛毅的爵位已經被繼承,但吳國的盟友一直稱呼齊剛毅為吳侯,承認他是吳國最高的統治者,沒有君主身份的君主。

他的稱謂就只能用吳侯這個尊稱。

越王白元貴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洪愛卿,你應該知道我們越國,為什麼要加入吳國組建的聯盟。”

這個問題首相洪賢不用思考,立刻回答道:“臣思考過這個原因,臣想是因為不甘心。

我們不甘心灰溜溜的從歐洲撤離。

我們不甘心被人嘲笑百萬男兒齊解甲。

撤離歐洲是迫不得已,原先的地盤無法增長實力,只能選擇在歐洲機械實力。

但我們越國人,永遠都不會是懦夫。

我們要用我們的手段,重新返回歐洲。

吳國被四國聯盟逼迫,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唯有吳國願意接納我們重新返回歐洲。

與吳國結盟,我們處於平等地位,甚至會更加超然一些。”

越王白元貴笑著說道:“洪愛卿說的沒錯,我們越國積蓄實力,就是為了重返歐洲。

但等到我們真積蓄完足夠的實力。

歐洲地區也出現霸主,我們未必能如願。

現在與吳國結盟,我們隨時可能介入歐洲的局勢。

聯盟不敗亡,我們重返歐洲的計劃必定能成功。

聯盟敗亡,吳國被其他國家吞併。

我們越國的核心區域都在非洲越水流域。

最壞的結果也只是撤回來,徹底放棄重返歐洲。

加入聯盟,將會獲得最慘重的代價,我們越國都能接受。

加入聯盟還有很多好處,我們沒有理由不加。

既然加入聯盟,在沒有巨大利益衝突之時,我們要把自己當做聯盟的一份子。

怎樣做對聯盟有利,那我們就採取這個方案。”

首相洪賢瞭解到越王白元貴的想法。

相關的方案,早在他的腦海之中。

“王上,對於聯盟最有力的方案,那就是蜀國和瑞國戰爭規模有限。

最好是蜀國和瑞國的國力不要消耗太大。

蜀國和瑞國實力獲得增,他們兩國有仇怨,那也會走向外擴張的道路。

瑞國能擴張的方向是蜀國、桂國和楚國。

蜀國能擴張的方向是瑞國和桂國。

我們選擇讓兩國戰爭規模控制在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