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雲緬鐵路、陝黑(波斯)鐵路,這些帝國直接連通印度洋港口的鐵路開通。

帝國的工業產品前往歐洲,最快的方式不是透過廣州港走馬六甲海峽。

而是先透過鐵路運輸,前往印度洋港口,再透過蘇伊士運河運到歐洲。

廣州港的地位立刻下降,松江港卻因為承接著帝國運往美洲的商品,崛起成為帝國第一大港口。

米有德在甲板上,看到客輪前方出現一個狹長的島嶼。

他知道這是帝國的東瀛省,距離帝國松江府已經不算太遠。

……

客輪鳴響汽笛,提醒乘客即將到站。

米有德看到帝國的一批官員,在一群記者的陪同下,迎接兩艘銀船入港。

他聽到客船上乘客的驚呼。

“松江巡撫趙世衡親自來迎接這兩艘銀船。”

“他旁邊那人是誰,看著像稅務總局局長馮昆。”

“事情快點辦完,我還想上岸與家人團聚。”

米有德看到帝國的二三品大員親自處理這件事,足以證明帝國對於這件事的重視。

他對此事不太理解,掙錢是很正常的情況。

米有德帶著大學的聘書,順利從海關入關。

他懷著複雜的心情,踏入了帝國第二大工業重鎮松江府。

他已經離開帝國多年,當年得罪權貴背井離鄉。

他也從一個愣頭青年,變成了之前一直看不上,為五斗米折腰的圓滑小人。

米有德得罪的那家權貴出事,他才敢重新踏入帝國的領土。

松江府算得上是他的第二故鄉,往昔的記憶在踏上這片土地的瞬間被重新喚醒,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感到無比的陌生。

城中偏僻的角落,仍零星散落著一些木製的平房,那熟悉的風格彷彿在固執地堅守著過去的歲月,告訴米有德,這裡確實還是他記憶中的松江府。

可當他的目光轉向松江府繁華的大街,一切都已截然不同。

高達三十多層的鋼筋混凝土大廈,如同巨人般矗立在城市的各處,威嚴而壯觀。

城中五六層的混凝土小樓更是比比皆是,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形成了一片新的城市景觀。

松江府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讓米有德瞪大了眼睛,心中滿是震撼。

還有一個變化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在歐洲各藩屬國依舊活躍著的黃包車伕,在松江府竟然完全消失了蹤影。

取而代之的是,大街上一輛輛噴著黃漆的計程車穿梭如流。

米有德剛看到這些車時,心中滿是疑惑和驚訝,還以為開車的人都是有顯赫身份的大人物。

畢竟以他在楚國的身份和地位,都買不起一輛小汽車。

他想起自己之前在楚國擁有的那輛小汽車,還是楚王魯晨陽的賞賜。

當他決定離開楚國時,便毅然放棄了楚王的賞賜,他不想與楚國有太多的牽扯。

米有德在大街上好奇地聽著人們的聊天,這才弄明白這些車原來是計程車,就如同過去的黃包車一樣,只是更加便捷和高效。

他懷著幾分新奇,打了一輛計程車,決定前往松江府工業區,去看看那裡的變化。

坐在車上,米有德與司機閒談起來。

年紀在三十多歲,比他大一些的司機熱情而健談,向他講述著松江府的變遷。

松江府工業發展極為迅速,工人數量眾多,之前的那些小平房,根本無法容納松江府暴漲到上千萬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