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工業霸主(第1/4頁)
章節報錯
4366年(公元1669年),正月十五元宵節。
孤身一人的米有德,在黃金城寫完著作的開頭,他登上前往帝國的客輪。
漫長的航海時間,足夠他完成這本著作。
米有德已經聯絡好出版社,校對完的文章,可以透過電報發給出版社。
等他抵達帝國京城之時,他的這本大作能夠同時出版。
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米有德本以為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出行,會比往日順暢許多。
哪怕是元宵佳節,黃金城前往帝國的客輪,依舊是人頭攢動。
米有德被擠得直呲牙,他好不容易登上客輪。
米有德發現黃金港的客輪不算多,前往帝國的貨輪非常多。
因為船隻遮擋,具體數量數不清,但肯定超過一百艘。
他對於這個情況感到不解,帝國的工業品在趙國極為暢銷。
趙國只能出口一些礦石和特產給帝國。
客輪的汽笛聲響起,客輪緩緩出港。
米有德回到房間,開始繼續寫書。
當他再次感覺到外面人聲鼎沸,走在甲板上觀望,這才發現客輪已經來到陌生的港口。
這個巨大的港口之中,不只有客輪和貨輪,還有噸位極大的軍艦。
其中兩艘最為醒目的萬噸貨輪,被眾多軍艦圍在中心,它們的吃水深度極高,看著像是運輸糧食。
但帝國有南洋、印度這兩大糧倉。
帝國是糧食出口大國,絕不會從美洲藩屬國進口糧食,這樣做的成本不合算。
米有德看到倚在欄杆上逗海鷗的船員。
他走上前,客氣的詢問道:“小哥,你知道旁邊那些被軍艦圍著的大船,都載著什麼貨物,竟然被特殊對待。
看旗號,帝國的軍艦在一旁護航。”
船員一臉羨慕的說道:“這兩艘萬噸貨輪,那可是襄國用於運送兩萬三千噸白銀的銀船。
這麼多白銀換成銀幣就是四億六千萬兩銀幣。
我這麼說不對,各國銀幣裡面都摻銅,這兩艘船運的可是提純之後的白銀。
換成銀幣,怎麼也要達到五億兩。
這可是兩萬多噸白銀,帝國的軍艦當然會護航。
這兩艘銀船,所運的白銀,那都比整個大明時期海外輸入的白銀多。
我們這些客船與那些商船,就是為了蹭帝國海軍皇家海軍護航艦隊,才選擇這個時間出發。
沒有足夠的利益,誰大過年的出海。”
船員說完,他感慨道:“襄國就是這麼有錢,才能用銀彈攻勢,一改之前的頹勢。”
米有德震驚於襄國所擁有的白銀之多。
他之前就聽聞襄國盛產白銀,這個地方在西班牙手中時,就向大明輸送了兩三億兩白銀。
工業時代的採礦能力遠超從前,襄國白銀產量爆發,那也符合常理。
米有德只是驚歎於襄國有錢到如此程度,它的位置太得天獨厚,境內有儲量分佈的銀礦。
船隊再次啟航,米有德就沒關心外界的事情,在房間內著書。
當他寫完這一本書,走上甲板放鬆時。
米有德這才瞭解到,航程已經到了末段,他們即將抵達帝國最大的港口松江港。
他是蘇州人,距離松江很近,離開帝國時,松江府實力已經很強,但松江港還不是帝國第一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