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3年(公元1666年),九月十三日。

慶國內閣透過慶國廣播電臺宣佈,慶國北山府的玉米已經完成收割。

慶國的秋收正式結束,今年的糧食已經是連續五年高增長。

慶國的糧食完成收割,道路上繁忙的汽車卻沒有減少。

大量的糧食和各種物資,透過汽車運往鐵路,在透過跨國鐵路從慶國運往桂國。

慶王宮上午十點,慶王姜之魚在王宮中設國宴,招待桂王曲天、閩王張琬、唐王蘇晟。

歐洲局勢緊張到如此時刻,四位國君沒有透過電話會議討論問題,而是前往位於四國大後方的慶國,親自討論相關問題。

桂、閩、唐三國的國君是秘密出行。

如果它們的資料公開,必然會引起外界的震動。

能讓四位國君親自商談的事情,只剩那麼寥寥幾件,每一件都會引起歐洲局勢巨大的動盪。

四王落座,席間只有少量的人員陪同。

慶王姜之魚作為東道主,他舉杯說道:“慶祝我們四國同盟團結合作,共同應對當前的危機。”

其餘三位君主,紛紛舉杯痛飲此酒。

他們邊喝邊聊四國共渡難關所經歷的一些事情。

慶王姜之魚因為氣氛已經到了,他放下酒杯問道:“你們已經準備完善了嗎?

一旦動手,那可就停不下來。”

桂王曲天面帶苦澀說道:“準備完善,哪那麼容易準備完善。

別說是這麼短的時間,再給我們十年時間,都不敢說,已經準備完善。

姜兄日子過得還不錯,不知道我們現在日子很艱難。

慶國的產業,主要是農業和石油加工業。

還有一些初級的工業。

糧食和石油,現在都不愁銷路,慶國也有足夠的錢,調和國內的經濟問題。

我們這些國家,沒有源源不斷換錢的石油,只能依靠銷售工業品賺取資金。

沒有辦法外銷,搶不過帝國的商品,還會遇到急於藩屬國強加的關稅。

對內銷售的規模太小,只能勉強養活各個公司。

這種情況下的經濟,非常脆弱。

歐洲局勢又不穩,花費大量代價擴充軍備。

本就讓脆弱的經濟,有了崩盤的趨勢。

想要扭轉這個趨勢,只有兩條路可走。

放棄軍備,全力發展經濟。

這就是一條死路,沒辦法保護自己的國家,那就是一條長滿肉的大肥豬,最終的結果就是被端上餐桌。

我們能選擇的道路,那就是全力打造軍隊。

讓軍隊取得勝利,從戰爭中獲得的利益,反哺國內的經濟。”

桂王曲天說到這個情況,他端起一杯酒,直接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