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出充足的時間,調動其他地方的軍隊前往前線。”

瑞王蘇雷反問道:“於愛卿認為這件事情對我國利大於弊。”

首相於天方思考許久,仔細思考楚國在這份條約上,有可能挖的坑。

他最後依舊堅信自己的判斷:“王上,臣認為這份條約對我國利大於弊。

我國可以不用擔憂楚國對我國突襲,只需要在南方邊境留下少量的軍隊用於警戒。

大部分軍隊,都可以投入到與蜀國之間的戰爭。

蜀國獲得了帝國某些勢力的支援,他們可以購買帝國最先進的武器。

蜀軍的素質不盡如人意,但他們略強的武器,卻能抹平兩軍之間的差異。

蜀軍之前不適應新式的戰術,只能修建工事打防守仗。

戰場是最好的老師,能夠活下來的將領,必定是適應能力強的將領。

蜀軍的素質,提升的會很快。

我軍無法全面壓制蜀軍的時候,那就到了拼國力的階段。

拼國力的時候,保持單線作戰,有利於我軍取得最終的勝利。

至於楚國能得到什麼東西,暫時與我國無關。

我國不可能因為楚國得到的好處更多,就拒絕楚國的好意。”

瑞王蘇雷透過首相於天方,瞭解到內閣的態度。

他考慮一會兒,吩咐道:“這件事情將會影響瑞國未來的發展,必須要群策群力。

本王要聽一聽其他人的想法。”

瑞王蘇雷派出黃毛小太監,召見內閣和大都督府的官員。

他們很快就來到王宮,首相於天方向他們介紹事情的來龍去脈。

大都督齊闊海聽完之後,他皺著眉頭道:“王上,楚國一向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他們在非洲看到有黃金和鐵礦,才會投入大力氣爭奪。

那麼多的蠻荒之地,楚國根本不理會。

楚國主動與我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這一定是因為這份條約能為楚國帶來的好處,那要超過我們瑞國。”

內閣大臣方度追問道:“齊都督也認為,這份條約能給我國帶來好處。”

方度已經成為閣臣,他在想進一步十分困難,要立下足以令人稱道的功勳。

他還是主管外交,瑞國的外交非常簡單。

對於域外國家,只需要維護好帝國和曹國的關係。

對於歐洲國家,瑞國一般情況下也不參與爭端,只是在一旁煽風點火,售賣武器彈藥。

這種情況下,負責外交的方度,很難立下足夠的功勳。

他現在終於有機會立下影響瑞國戰略的功勳,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瑞國只要能與楚國簽訂條約,這個條約最終導致的結果,還是比較好的結果。

方度就能憑藉簽訂條約的功勳,獲得更進一步的機會。

如果這份條約導致瑞國的利益受損,他也只能提前病退,留得幾分體面。

大都督府與內閣的關係不好。

但大都督齊剛毅在這個場合,直接被文官質疑的情況下不多見。

這個莊重的地方,不涉及到太大的利益衝突,大家都會留幾分薄面。

現在這幾分薄面都不留,那就是觸及到根本利益。

大都督齊闊海當然不能說假話,一句假話需要用數不清的假話彌補,還未必能取信於人。

他只能狠狠瞪了一眼方度:“這份條約,以現在的情況分析,確實對我國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