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移民難題(第2/5頁)
章節報錯
這樣他們就能收穫穩固的基本盤,不用擔心自己被國民推翻。
這些諸侯王講的很好,但招募移民的過程遇到困難。
他們想讓帝國出臺政策,強制進行移民。
皇帝蘇河看完奏疏很生氣,帝國除了佔領新領土,為了防止當地原住民太多,對原住民進行大移民。
帝國對於漢人,都是透過各種引導讓他們移民,還沒有強制移民的先例。
皇帝蘇河立刻派出太監,對聯名的幾位諸侯王進行訓斥。
………………………………
一輛簡陋的驢車,拉著一車人從縣城回到柳禾鎮。
車上有兩位與人群格格不入的人,正在向著四周的田野張望。
河南當地的冬小麥,現
在的時間正在茁壯成長,從驢車上望去一片綠油油。
驢車上當地的農民,他們擠在一起遠離車頭的兩人。
車上的人都穿著簡單的棉服,隨著帝國推廣棉花,並在西域等地大量種植棉花。
再加上帝國紡織業快速崛起,棉衣的價格急劇降低,已經達到農夫能穿得起的地步。
一件合身的棉衣,只需要不到一百文錢,買布匹讓自家人縫製,價格會更低。
柳禾鎮貧窮的農民,只要他不太懶,給全家換上一身嶄新的棉布衣,不需要太辛苦。
但他們穿的棉布衣,一般都是上面沒有花色,或是經過多次漿洗,衣服已經洗得掉色。
坐在驢車頭的二人,他們沒有穿絲綢,而是穿著棉衣。
但身上的衣服顏色極為鮮豔,款式也比較新穎,看上去很好看。
柳禾鎮的農民見識有限,但他們也知道這種看上去好看的衣服,絕對不是幾十文錢就能買到。
再加上前面二人的鞋子,直接暴露了他們的身份。
柳河鎮的農民,穿的都是自己家制作的千層底布鞋。
驢車前方的兩人,他們穿著明顯是鞋廠售賣的橡膠底布鞋。
想要買這種鞋子,至少要二百文以上。
這一雙鞋比他們一身衣服都貴。
趕車的老把式,看到前方村口,村長正在組織村裡人,從沼氣池中掏出沼氣泥準備肥田。
六皇子唐王蘇晟,聞到沼氣泥刺鼻的氣味,他連忙把口鼻捂住。
驢車上一位叼著菸斗的老漢,他用手拿著菸斗,哈哈一笑道:「一看就是城裡來的小娃娃,連沼氣的味道都不習慣。
帝國的鄉下,哪裡沒有沼氣。」
六皇子蘇晟已經在股市上籌集完資金,他開始籌備建國的各種準備。
建國所需的人才,他要與其餘人展開爭搶。
但他知道,想要讓唐國真正的建起來。
各行各業的人才很重要,但底層的百姓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