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導火索(一)(第1/5頁)
章節報錯
蜀國首相黎酒,語氣凝重說出自己的觀點。
「王上,季清遠這件事,最關鍵的一點,不是季清遠做了什麼事?
我之所以關心季清遠這件事,是因為孕育出季清遠,那就代表我國的中下層百姓,已經在用腳投票,做出他們的選擇。」
蜀王錢明義聽到首相黎酒這樣說,他進入到凝眉思索狀態。
他之前一直關心周邊局勢的發展,對於本國的情況,只要維持局勢穩定,他就沒有太關心。
蜀王錢明義吩咐道:「黎愛卿,這件事情,你詳細分析一下。
我看卷宗,季清遠背後有著楚國和瑞國的影子。
他們的想法,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本王剛剛已經說過,絕對不能把國家的命運,交給其他人來抉擇。
黎愛卿所言,我們蜀國也出了一些問題。」
首相黎酒知道蜀王錢明義的性格,他沒有透過語言美化,而是犀利的指出問題。
「啟稟王上,只是因為外國的支援,季清遠即便想要搞事,他也不可能在清風酒館,組織上千人參與。
要知道參與的人,基本都是有著五百畝以上土地的農場主。
他們不是較為貧窮的自耕農和小市民,本身沒有多少資產,想要投機取巧拼一把。
他們已經略有資產,正常情況下,不會做出這樣冒險的行為。
本來是最支援朝廷政策的農場主,他們都人心浮動。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訊號。
朝廷必須要慎重對待這件事。
要不然能抓一個季清遠,還有張清遠、李清遠。
只靠抓,那是抓不完,必須要徹底清除孕育他們的土壤。
人心永遠不會滿足,這些農場主有了一份存身的資本,他們想獲得更多。
特別是看到蜀國、楚國、桂國等國的情況。
這些人會變得更不安分。」
首相黎酒說完自己的觀點,蜀王錢明義還沒有表態。
蜀國內閣大臣兼吏部尚書許懷英立刻高聲反對道:「黎首相這是變著法,推銷你那套先發制人的思想。
你的這種想法,完全就是為王前驅,讓我們蜀國作為一個小卒子,給其他國家探路。
建議黎首相翻看華夏的歷史,自古以來的帝王,都是時機成熟,才揭竿而起。
陳勝吳廣、張角黃巢這種為王前驅的角色,他們已經沒有第二個選擇,只能揭竿而起。
我們卻有很多選擇,可以觀看未來的局勢發展。
至少也要成為楚霸王,有問鼎天下的可能。」
蜀王錢明義看著大臣們又爭吵起來。
這就是蜀國的現狀,他們對於未來捲入戰爭,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
雖說帝國給予一定的保障,不捲入戰爭也能活下去。
但前往歐洲這種蠻荒之地建國的人,無論是君主還是跟隨的臣民,都有一種不服輸的闖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