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透過傳播天花瘟疫這種手段,消滅了美洲大陸脆弱的文明國度。

美洲大陸只剩下部落,最多是部落聯盟。

這對於帝國來說,就是野人。

帝國的文明對於野人的文明,那完全是徹徹底底的碾壓。

先進的文明必定會吸引落後的文明,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是每個人滿足生存之後,最基本的渴求。

美洲各大藩屬國,國內基本沒有漢人與土著的衝突,當地的土著以成為漢人為榮。

美洲的土著與亞洲的土著,他們是最容易統治的族群。

最主要的原因,他們的外貌與漢人差別不大,融入完全沒有難度。

哪怕是無法融入當地的漢人族群,只要選擇移民,那也能輕易融入其他地方的漢人族群。

對於其他地方的人,想要融入漢人族群,難度就非常困難。

最難的就是非洲地區,黑人嘗試融入的做法,完完全全的失敗。

弄的遼國、鄭國、晉國、楚國、越國、宋國這幾個在非洲地區有領土的國家,他們只能選擇大量亞洲和美洲的土著移民。

宋國為了獲得足夠的土著人口,他們竟然選擇用軍艦交換土著人口。

這些國家在非洲實行種姓制度與不同種姓之間的隔離制度。

這個做法加深移民的土著與本地土著之間的矛盾衝突。

漢人可以作壁上觀,以調停者的身份,讓這兩個族群之間的衝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

非洲黑人的出生人口越來越低,移民的土著與漢人人口卻在急劇增加。

等到當地人口比例扭轉之時,族群矛盾也就不再是當地的主要矛盾。

美洲和非洲的情況,都比較簡單,只要按部就班發展下去,當地必定能變成父皇理想中的模樣。

歐洲的局勢卻比較複雜,這主要是因為歐洲有著以宗教為紐帶的獨特文明。

他們的外貌與漢人之間差異也很大。

血統和宗教這兩個因數,維持著當地土著族群的穩定。

哪怕是他們國家敗亡,族群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消滅。

歐洲各大藩屬國出現各種不同尋常的表現,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漢人與當地土著之間的矛盾。

各大藩屬國對於解決這個矛盾,他們都有不同的手段,但共性就是分化瓦解與徹底消滅。

各大藩屬國想要在當地維持基本的統治,他們不會採用庫列的屠殺手段。

他們把這些土著強徵入伍,順路戰場當炮灰,這是比屠殺價效比更高的解決手段。

戰爭結束之後,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經過戰爭的洗禮之後。

歐洲各大藩屬國也能融合當地土著族群,形成自己本身特殊的國族。

這個國族就是類似南方人與北方人的差別,都是以漢人和華夏文化為主,但卻有著自身的獨特性。

我們漢人對異族進行民族融合,一直都是這個流程。」

皇帝蘇河聽到太子蘇蜀的分析,他又沉默了許久,想通之後才說道:「按照蜀兒你的分析,藩屬國,特別是歐洲地區的藩屬國,戰爭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完全是壞事。」

太子蘇蜀立刻回答道:「父皇,兒臣確實是這麼認為,事情都是有兩面性。

兒臣認為,哪怕是帝國阻攔藩屬國之間的戰爭,那也是費力不討好。

帝國這樣做,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各大藩屬國卻不領情。

兒臣認為只要保證藩屬國的大方向不被改變,他們想要做什麼,那就隨他們去吧!

帝國真的阻攔,他們還會把矛盾轉移向帝國,這樣做得不償失。」

皇帝蘇河長長嘆息一聲,他被太子蘇蜀說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