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秦國公蘇敬鴻正準備從內閣離開。

內閣首相程德佑的態度,他透過這次的對話,已經瞭解一個大概。

內閣同樣對經濟危機感到棘手,他的地位就不受影響。

秦國公蘇敬鴻主管趙國的外貿,他因為帝國經濟危機導致的連鎖反應,做出很多現在看來,錯誤的決策。

帝國的經濟危機,哪怕已經給了眾多藩屬國提醒,但沒有一個藩屬國。

它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解決逐步擴散的經濟危機。

蘇敬鴻認為很有才能的內閣首相程德佑,他對於經濟危機的處理,也沒有一個好方法。

帝國出臺了眾多的政策改善經濟危機,新年之前又出臺了重磅的新政策。

因為各國情況具有極大的差異,帝國的相關政策,不可能直接在本國應用。

他們必須要研究帝國的某一項政策,趙國採用之後,有沒有效果?是否對國內造成影響?

蘇敬鴻神色輕鬆,告辭之後走出內閣。

他對於自己的定位就是中庸之輩。

蘇敬鴻知道父王只是想要一個守成之君。

他上位之後,能守住趙國,父王就已經很滿意。

蘇敬鴻只要不愚蠢的表現自己,他上位的可能性極大。

父王已經見識過襄國因為主少國疑爆發的內亂。

導致本來與趙國實力差不多的襄國,現在隨時可能被趙國吞併。

趙國只需要派遣一部分兵力陳兵邊境,襄國就需要調動舉國的兵力應對。

他那位皇帝叔叔,關於儲君的問題,做的事情更絕。

皇帝叔叔先是讓各位皇子,競爭儲君的位置。

他一旦選中儲君的人選,立刻把對儲君有威脅的皇子,發配到邊疆地區,成立藩屬國拱衛帝國。

一旦儲君不符合心意或是出現意外。

皇帝叔叔立刻就能優中選優,從發配的皇子之中,選一個能力更強的皇子上位。

蘇敬鴻每每想到這件事,他就慶幸父王不是隻為江山社稷,親情可以放在一邊的人。

父王的野心沒有那麼大,要不然也不會一直屈尊於皇帝叔叔之下。

他想到帝國與自己同齡的那些皇子的遭遇,就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皇帝叔叔這樣鍛鍊皇子,確實能鍛煉出傑出的皇帝,但所付出的代價,一般人無法承受。

蘇敬鴻剛走出大門口,他看到頭戴彩色羽毛的傳旨小太監向內閣走來。

小羽子公公看到蘇敬鴻,他立刻上前一步,恭敬的說道「秦國公,趙王有重要事情召叢集臣,小的在這裡遇到秦國公,正好把這個訊息通知給秦國公。」

蘇敬鴻一揮手,示意跟隨的侍衛統領,給這位小太監一點賞賜。

父王召見,必定是討論國家大事,這種重要的場合,他必須要深度參與,讓父王對他的做法滿意。

父王喜歡中庸之人,絕不喜歡毫無能力的蠢貨。

蘇敬鴻就在王宮外面,他立刻乘坐汽車,前往趙王宮議事。

他來到大殿之中,看到文武官員陸續趕到,他們臉上都有種凝重的神色。

蘇敬鴻看到這裡很疑惑,趙國是發生什麼重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