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宮的氣氛很緊張,已經退位的前任吳王,現任太上王齊剛毅坐在首位。

新任吳王,原三王子齊福,略帶惶恐的坐在父王身旁。

齊福故意表現出惶恐的樣子,他眼中的精芒一閃而逝。

吳國花費極大的代價開啟吳桂戰爭,確實削弱了桂國的實力,但吳國也沒有獲得任何好處。

吳國反而因為大量使用毒氣彈,被帝國以反人類罪為由審判。

大王子齊斌被判刑,吳王齊剛毅被皇帝蘇河下旨斥責,消去了王爵之位。

這件事被帝國審判,對於吳國的影響,只是大王子齊斌無緣國君之位。

吳國為了在眾多藩屬國之間立足,不會選擇一個揹負罪名的王子,成為新的國君。

這會成為整個世界的笑話,吳國王室被其他王室孤立。

至於吳王的爵位被削,在吳王國內影響不大。

春秋戰國之時,楚國國君的爵位只是子爵,依舊不影響楚國稱霸。

吳王齊剛毅之所以退位,就是因為吳桂戰爭不只是沒有轉移吳國國內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吳國國內的矛盾。

他為了平息國民的怒火,只能選擇自己把所有的責任都背上,退位養老。

吳王齊剛毅只是名義上的退位,吳國的大小事物依舊由他來掌控,他是實質上的吳王。

名義上的吳王齊福,知道他只是父王選擇的傀儡。

他只是一位最沒勢力的平妻,所生的孩子。

如果在明代,他就屬於妾生子,母族的勢力幾乎沒有。

吳王齊福這樣的勢力,他就對於名義上退位的吳王齊剛毅,沒有任何威脅。

古今中外的歷史,無一不表明。

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力,父子相殘,兄弟相殺的情況數不勝數。

太上王齊剛毅看著報紙上報導的內容,關於桂閩慶唐四國同盟宣言。

他氣憤的一拍桌子,憤怒的說道:“桂國主導的同盟,他們就是在針對我們吳國。

我們吳國絕不能坐以待斃,桂國正在形成一道絞索,想要讓我們吳國至極而亡。”

吳國首相唐萊聽到太上王齊剛毅憤怒的聲音。

他站出來說道:“太上王,自古就有合眾連橫之說。

針對四國同盟,我們也要與其餘國家結成同盟。

這四國也不是沒有仇家,閩國與越國和晉國關係不佳,唐國和齊國、瑞國關係不佳。

慶國和湘國、涼王在生意上是競爭對手。

他們看到四國同盟,也會心有慼慼。

我國主動與這些國家交流,哪怕是無法達成軍事同盟,加強與這些國家的交流,增強互信,完全沒有問題。”

太上王齊剛毅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這確實是一個好方法,我們吳國要主動出擊。

不只是聯絡這世國的敵國,敵人的朋友,可能是我們的朋友。

這四個國家,我就不相信他們親密無間。

離間計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計謀,但他卻非常有效。

這是一個成本低,一旦成功之後,效果卻非常出色的計謀。

誰能想到可行的離間計,本王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