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裝置的重要性,絕對不是看裝置的大小。」

眾人在田家鵬院長的帶領下,來到計算機研究中心。

他們看到佈滿一百平方房間的奇怪裝置,這個裝置由眾多的電機和齒輪組成。

這個機器正在高速運轉,不斷吐出一條條紙帶。

田家鵬院長作為數學家,這個名為機械計算機的

機器,是他按照皇帝蘇河的要求,辛苦研究十幾年,才漸漸成熟。

機械計算機這個機器,製造難度不高,遠沒有萬噸級水壓機要求高。

它為了達到能夠大量計算的要求,執行原理極為複雜。

田家鵬院長帶領他培養的上千名數學家,經歷了十幾年的探索,這才設計出一套自洽的數學邏輯。

這個專案如果不是皇帝蘇河一直加大投入,鼓勵他繼續研究下去,他覺得不可能,早已經放棄。

田家鵬院長想到機械計算機專案遇到的困難,他心中充滿了苦澀。

但想到成功之後的喜悅,還有開創一個新的領域,那種成就感,真的讓人覺得此生已經沒有憾事。

機械計算機專案是早已經立項的專案,每年的投資也不大。

但這個專案足夠震撼,又能展示他自己的能力,田家鵬院長這才藉著這個機會,展示機械計算機專案。

田家鵬院長介紹道:「這是我帶領上千位數學家,歷經十五年時間,成功研製出來的機械計算機。

機械計算機唯一的能力,它就是可以根據輸入的資料,自行計算出結果。

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大算盤,他計算的速度是算盤的上萬倍。」

田家鵬院長介紹機械計算機時,他臉上一直流露著自豪的微笑。

在工業化之前,計算能力突出的人,沒有受到太大的重視。

算盤的作用,只是在賬房先生手中,用於計算繁雜的賬目。

隨著工業化來臨,每行每業都有對於計算的需求。

小到槍炮彈道曲線的計算,大到國家經濟的統計,都離不開龐大又複雜的計算。

數學家手中能用的計算工具,只有稿紙和算盤。

內閣大臣方以智平時也愛好科學,他比較喜歡探索世界的物理。

他知道在物理學中,計算力學就需要龐大的計算過程,更不論是更加複雜的電磁學。

他知道田家鵬院長不會信口雌黃,但又不敢相信這個名為機械計算機的機器,計算能力卻是算盤的上萬倍。

方以智根本無法想象,超越算盤上萬倍的計算能力。

他想到自己用兩個月業餘時間,計算的一道物理難題。

他為了計算這道難題,算盤都用壞了兩個。

他算出結果,成就感很強。

他隨時攜帶著這份稿紙,準備閒暇時間與朋友吹噓。

田家鵬院長只說機械計算機是一個大號算盤,這個機器肯定無法繼續靠自己的能力解題。

方以智翻找出稿紙,他沒有拿出自己計算出結果的那張稿紙。

他走到田家鵬院長身邊,把帶有計算過程的稿紙遞給他。

「田院長,機械計算機的能力太驚人了,我能當場驗證一下,機械計算機確實如你所說的那樣嗎?」

方以智這個做法,讓一些盯著皇家科學院,認為皇家科學院完全沒有必要花那麼多錢的官員眼神一亮。

田家鵬院長自己帶領的專案,他卻誇大其詞,吹噓專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