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就是異族難以融入,但又於閩國融合得很深,更不能驅逐。

承認自己之前的不足與過錯,會異常的痛苦,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閩王張琬現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他皺著眉說道:「本王之前對於異族的政策,確實有很多不足之處。

願意投靠朝廷的異族,那就是自己人,不能人為的阻止他們為朝廷效命。

苟愛卿的請求,本王答應了。」

苟山泉大都督和胡啟文首相看到閩王張琬這個姿態。

他們齊齊鞠躬,恭敬的說道:「王上聖明。」

他們兩人現在都有充足的信心,讓這些新興的藩屬國,見識一下老牌強國的實力。

閩王張琬召

集武英殿外的文武官員,舉辦御前會議。

閩國朝廷決定對晉國和越國宣戰,閩王授權苟山泉大都督指揮海陸兩軍,對晉越兩國進行反擊戰。

閩國進入戰時狀態,擴招十萬閩軍,加強民兵的訓練。

內閣全力配合大都督府行動,保障軍隊後勤的供應。

………………………………

雅典的大街上,百姓看完《閩國日報》,他們神情激動的討論著。

一些青年聚集在一起,他們揮舞著報紙,跑到城中軍隊的報名點。

「保衛國家,反擊晉越兩國。」

「參軍光榮,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唐國商人祝文懷正在閩國採買製藥的反應釜。

歐洲這裡,只有閩國這種能生產炮鋼的老牌強國,才能製造出適應高壓環境的反應釜。

他手裡也拿著還帶有油墨味兒的報紙。

閩國這是真的受到了刺激,準備掀起國戰。

他們這些商人得到越國和晉國入侵閩國的訊息。

大部分商人都認為閩國要忍下這一口氣。

祝文懷是少數認為閩國必將反擊的商人。

他們祝家在之前家道中落過,他見識過之前三代聯姻的家族,立刻翻臉搶奪他們家的資產。

商場上都這樣,更何況這是諸國爭霸的時代。

家族展現出怯懦的一面,必然會被群起而攻之,國家亦然。

但祝文懷沒有想到,閩國的反擊速度這樣快,反應的這麼劇烈,一副準備掀起國戰的架勢。

祝文懷作為訊息靈通的商人,他知道在昨晚,晉國和越國的商人,已經全被抓住,集中關押起來。

他們這些其他國家的商人,沒有受到波及。

閩國還對晉國和越國宣戰,並劃定交戰區,提醒其他人遠離三國交戰區。

誤闖交戰區,受到的一切損失,閩國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