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6年(公元1659年),十一月六日,閩國南部重要邊城瑜關。

閩國陸軍統帥溫朝安已經秘密統帥十七萬閩國大軍南下。

溫朝安看著連夜進入關城,隊形有些不整的軍隊。

他們之中,只有三萬人是沙場老兵,既有跟隨老閔王打天下的將士,又有驍勇軍殘存的精銳將士。

剩餘的十四萬人,其中有四萬沒有上過戰場的老兵,但其中的訓練一直沒有間斷。

餘下的十萬人,全部是這次招募的新兵,他們大部分人只進行過基礎的民兵訓練,拿著一杆槍就上戰場。

這些新兵,只有少數人是漢人,大部分都是渴望成為漢人的土著。

溫朝安統帥看著高大的瑜關,這是老閩王建設的重要關城。

老閩王當年就帶著他們以這座城為基地,不斷向四周擴張,打下現在閩國的領土。

這座位於尼羅河東岸的城池,他也一直扼守閩國的南大門。

瑜關的南方就是晉國的尼羅河農墾區。

這裡是晉國重要的糧食和棉花種植基地。

溫朝安統帥站在瑜關的城頭,他心中感慨萬分。

魏志峰統帥海軍已經取得大勝。

閩國海軍沒有能力登陸越國,但不時襲擊越國的港口,弄的越國風聲鶴唳。

很多前往越國,想要投資越國的商人,他們看到越國的危險程度,已經選擇轉投其他國家。

閩國海軍的表現,為閩國拉來很多投資。

海軍現在處於僵持狀態,各國派人遊說閩越兩國,想讓兩國停戰。

因為兩國的戰爭,商人們已經不敢走地中海航線,影響周圍很多國家的發展。

閩國現在保持極為強硬的態度,不接受各國的調停,就是等陸軍的行動。

海軍集結在港口,出動非常容易,同時也方便集體行動。

陸軍需要抽調各地的軍隊,為了掩護大軍的行動,還讓民兵偽裝駐守在各地的軍隊。

溫朝安統帥在埃及行省的行動,一直是白天休整,夜晚透過運輸船,藉助尼羅河水執行動。

他為了迷惑晉國,還派出。一支新兵組成的小規模軍隊,偽裝成主力準備奪回油田。

溫朝安統帥在夜晚,以瑜關將領的名義,發出一封普通的電報給大都督府。

“瑜關缺糧,請朝廷儘快調撥。”

這是一封普通的電報,同時也暗藏玄機。

他暗藏的意思是大軍已經準備好,詢問閩王是否發起進攻。

溫朝安統帥很快接到回電。

“朝廷會盡快安排。”

他接到這封電報,嘴角微微翹起。

閩王張琬與大都督府,已經同意明日的進攻。

局勢沒有出現太大的波折。

溫朝安統帥把手重重拍在地圖上。

“晉國狼子野心,它既然敢搶奪我國的石油礦。

我就領兵搶了他們的良田。

石油礦哪怕是帶來龐大的收益,它早有開採完的一天。

良田卻能種數千上萬年,依舊能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

特別是這些良田處在尼羅河兩岸。

只要尼羅河的河水一天不斷流,兩岸的良田就能持續產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