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衛元勝看到下一個被封王的人,他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蜀國公錢明義,勵精圖治,推動帝國向工業化轉型,為帝國開拓領土提供了物質基礎。

因功封為蜀王。」

禮部尚書衛元勝話音剛落,文官群體立刻掌聲雷動。

慶國公姜之魚是否屬於文官,這還需要論證一番。

蜀國公錢明義是當朝首相,文官的領袖。

錢明義獲得的榮譽,那就是屬於文官的榮譽,誰都不能質疑。

首相錢明義神情也有些恍惚,他之前一直在猜測,這是封王有沒有屬於他的名額?有沒有屬於文官的名額?

這個問題還極為敏感,他根本不可能向皇帝蘇河瞭解情況。

錢明義在之前的時間裡,他只能透過各種跡象進行猜測。

他得出的結論不太樂觀,皇帝蘇河明顯更偏向軍方將領。

錢明義之前以為自己很豁達,對於王爵的頭銜,沒有尋常人那麼在意。

他真的獲得王爵,才知道他與其他人一樣,心中即為在意王爵。

這不只意味著,自己這些年做的事情,得到了皇帝蘇河的認可。

開創一個國家,並把它傳承給後代。

這種事情,任何人都無法抗拒。

他的家族也從一個普通的勳貴家族,變成了一國皇族。

錢明義聽著禮部尚書衛元勝說的評語。

他是因為推動帝國工業化,獲得王爵。

錢明義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迎合上意。

他之前想著自己獲得王爵的各種原因,唯獨沒想到這個,皇帝蘇河卻極為看重這份功勞。

觀禮的文官看著首相錢明義獲得王爵,他們神情激動的討論起來。

「蜀國公錢明義,當朝的首相。

這可是我們文官代表性人物。

蜀國公錢明義獲得王爵,這說明皇帝陛下對我們文官一視同仁。

只是由於文官的功勳,真的很難量化。

武官只需要打贏勝仗,就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在戰爭頻繁的情況下,我們文官真不好與武官相爭。」

「第一位首相王仲策獲得王爵,第三位首相錢明義同樣獲得王爵。

只有第二位首相魏時鳴沒有獲得王爵。

同樣是開國初期的首相,某位表現的真不行。

蜀國公錢明義獲得王爵,他也是遇到建國初期的大變革時代。

後來的首相,再想達到這種地位,那將會非常困難。」

「這次大典,文官沒有全軍覆沒,那就是極好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