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5年(公元1658年),正月初一。

京城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慶氣氛裡。

昨日除夕,闔家團圓,遊子們紛紛歸家,家族的親朋好友,訴說著自己的情況。

正月初一,往常的時節,將會帶著禮物去上官和親朋好友家中拜年。

今日的京城,卻有著不同的景象。

大量的文官、貴族、議會議員、百姓代表盛裝站在承天門外。

承天門大開,麒麟衛的將士持槍排列在承天門兩側。

首相錢明義、大都督齊剛毅、太子蘇蜀站在隊伍的最前方。

早上八點整,議會旁的鐘樓響起整點的鐘聲。

司禮監太監周方志尖細的聲音響起。

「皇帝陛下駕到,大典開啟。」

文武百官看到皇帝蘇河頭戴冠冕,穿著禮服走過來。

他們整齊的鞠躬行禮,口誦。

「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蘇河走到話筒前方,中氣十足的說道:「平身。」

「謝陛下。」

眾人稱謝之後,站直身體。

禮部尚書衛元勝從文官隊伍走過來。

他走到皇帝蘇河面前,鞠躬行禮道:「臣禮部尚書衛元勝,奉陛下的旨意,主持今日的祭奠。」

皇帝蘇河點點頭,示意衛元勝開始。

今日的大典,祭拜祖先,只是每年日常的程式。

重頭戲還是分封諸侯王,劃分這些諸侯王的藩屬國。

禮部尚書衛元勝按照帝國的標準程式,安排祭典正常進行。

這是他上任禮部尚書以來,第一次舉辦這種祭典。

禮部自從被拆分,教育與外交這兩項重要的權利,全部獨立成部之後,禮部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禮部從可以和吏部、戶部分庭抗禮的存在,變成了如今的小透明。

眾人已經走到祖廟內部,炎黃二帝、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等千古帝王,全都享受香火祭祀。

帝王的牌位下方,是華夏民族重要的先祖。

皇帝蘇河走到前方的青銅鼎面前,他點燃三根香,對著先祖拜了三拜。

文武百官、勳貴百姓跟著皇帝蘇河,一同祭拜先祖。

皇帝蘇河隨後轉身看向文武百官、勳貴百姓的代表。

太監曹純搬著笨重的話筒,跟隨在皇帝蘇河身旁。

他既不能讓話筒影響到皇帝蘇河的動作,也不能讓皇帝蘇河的聲音,無法傳達到在場眾人的耳中。

皇帝蘇河心情澎湃的說道:「炎黃二帝帶著還是部落的華夏先民,佔據了肥沃的黃河流域。

夏商兩代皇朝的開墾,讓華夏的先民,遍佈了中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