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首相錢明義用火熱的眼神看著地圖。

他強壓激動的神情,語氣平靜的說道:“閩國現在內外交困,已經無法守住領土。

閩國的漢人至少有三百萬,帝國絕不能坐視三百萬同胞被歐洲國家屠戮。

臣建議陛下出兵協助閩國抵擋歐洲各國的進攻。

我們這個宗主國,要給各大藩屬國做出表率。”

內閣大臣金銀花皺著眉反對道:“協助閩國防守,這完全是費力不討好。

帝國現在主動接觸閩國,閩國一定會強烈反對。

他們看不出自身已經出現問題。

閩國會認為帝國覬覦他們的財產與領土,絕對會百般禁止帝國的軍隊踏入閩國的領主。

陛下與閩王張瑜亮之前的情義再堅固。

涉及到國家存亡的重大抉擇,閩王張瑜亮一定會選擇更加保守的選項。

再者,帝國與閩國在路上沒有接壤。

哪怕是調動駐守在波斯的皇家陸軍,讓他們乘坐商船前往閩國。

按照趙大人與曲參謀的說法,帝國皇家陸軍都未必能在閩國崩潰之前抵達戰場。

一旦閩國崩潰,戰場就是一個龐大的絞肉機。

皇家陸軍勇敢的將士們,將要用他們的勇武和血肉填補這個絞肉機。”

首相錢明義剛開始聽到內閣大臣金銀花反對他的建議。

錢明義極為生氣,他是內閣首相,管理的內閣和帝國的全部政務。

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的建議從來沒有在這種公開場合,被文官駁斥的一無是處。

這當然也是他沒經過慎重思考,就提出這個意見。

錢明義提出這個意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動人心。

王仲策的前車之鑑,讓帝國後來的首相,最渴望的待遇就是封王,前往海外開國。

錢明義之前以為,他今生再無封王的機會。

今日皇帝蘇河卻一反常態,透露他在思考歐洲地區和阿拉伯地區分封的可行性。

只要有一絲可能,錢明義就要用盡全力,爭取這個機會。

他想要爭取封王的機會,帝國必須要介入閩國這次的戰爭。

錢明義聽到金銀花後面的說辭。

他立刻意識到,自己表現的太急切了。

怪不得大都督府的武官,他們更加渴望戰爭的爆發,攢夠軍功裂土封王。

這些人卻精明的閉口不言。

帝國最好等到閩國大潰敗,再介入到這場戰爭之中。

閩國不敗,戰場依舊僵持。

那打下來的地盤,到底是屬於他們,還是屬於閩國,這就是一筆糊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