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衡說出閩國必敗無疑這一句話。

直接讓本來有些沉默的乾清宮,變得嘈雜起來。

文官只是有些震驚,不知道趙世衡為什麼這麼篤定。

乾清宮御前會議這種場合,沒有絕對的把握,聰明人絕對不會說出確定無疑的推測。

大都督府方面的官員,他們就沒有文官那樣淡定。

他們在私下裡也討論過閩國與歐洲各國的對抗。

閩國的體量確實不如已經結盟的歐洲各國。

但在他們討論的結果中,閩國的戰線會後退,還能保證一定的成果。

趙世衡的語氣,明顯是閩國將會大潰敗,很可能歐洲地區的領土都無法守住,要退回埃及地區。

趙世衡的判斷與他們的判斷,相差實在是太大了。

大都督府的官員覺得自己在專業領域被外行挑釁。

他們開始還以為,自己的判斷會不會出錯。

他們緊急與同僚商量,這才發現同僚與自己的想法接近。

總參謀長曲天直接壓下大都督府官員嘈雜的聲音。

他站起身說道:“趙大人慧眼如炬,看問題直指本質。

我也是收集到大量閩國的情報,這才認為閩國可能會戰敗。”

趙世衡客氣的說道:“我也是看到曲參謀長的公開奏疏,上面講述閩國的弊病。

支援我判斷閩國一定會大潰敗,他們必然會在歐洲地區潰敗,都未必能守住埃及。

帝國必須要提早做出閩國敗亡的準備,保障蘇伊士運河的安全。

即便是閩國慘敗,蘇伊士運河也不能落入歐洲國家之手。

只要蘇伊士運河掌控在帝國手中,帝國可以隨時介入歐洲地區。”

太子蘇蜀注意到乾清宮內,只有三個人完全相信閩國會發生大潰敗。

他父皇、總參謀長曲天、趙世衡。

難道是有什麼他不瞭解的情報,讓父皇等人判斷出閩國抵擋不住歐洲各國的聯軍。

這種情況不應該發生,哪怕是有一些極度保密的情報,他無法瞭解。

趙世衡的地位比他低多了,更無法瞭解這種保密程度極高的情報。

大都督府負責管理海軍的副都督陸遠山,他聽到趙世衡談及帝國皇家海軍,要提前準備保衛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帝國皇家海軍遠洋戰略最重要的節點之一。

蘇伊士運河絕不容有失,必須牢牢掌握在帝國皇家海軍手中。

陸遠山立刻站起身,擔憂的問道:“我對於陸戰不太瞭解,但只看兩方勢力的強弱對比,閩國也不應該敗的那麼慘。”

趙世衡聽到路遠山這麼說,他一點都不客氣的回道:“陸大人,只看紙面的實力。

那等到兩國交戰時,就看哪一方武器強人數多。

武器弱人又少的一方,可以直接跪地投降了。

這在陸大人看來,就是正常的戰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