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科舉改革(一)(第2/5頁)
章節報錯
王林江現在必須要有足夠的功績傍身,他才能在未來競爭內閣的位置。
教育部尚書想要獲得皇帝蘇河印象深刻的功績,那就只有科舉改革。
帝國的科舉已經舉辦這麼多年,肯定會有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必須要改進。
但科舉是帝國統治穩定的基石,一旦改的民怨沸騰,他這個教育部首當其衝,只能下臺謝罪。
王林江正在猶豫,他是按照前任的做法,讓科舉按部就班完成,他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還是賭一把,把這份奏疏交到御前,只要獲得皇帝蘇河的認可,哪怕是承擔一些責任,那也是很值得。
王林江點燃了一顆煙,他在心中不斷思考著這件事情的利弊。
他最後把煙扔在地上,用鞋狠狠的把菸頭碾滅。
“拼了。”
王林江剛走出房間,他就聽見教育部的官員正在議論,朝廷決定增加今年錄取進士的名額,足足加了三十名恩科進士名額。
他有些意外,這應該是御前會議作出的決定。
但御前會議討論科舉,離不開他這個教育部尚書。
今日的御前會議,正常情況下沒有科舉有關的議題。
現在這個情況,不出意外應該是御前會議偏題了。
王林江瞭解清楚具體的情況,他立刻夾著奏疏前往皇宮之中。
他之前預想到的麻煩事,在皇帝蘇河決定增加額外的進士名額後,變成一件很簡單的事。
王林江想要進行的科舉改革,本質就是調整各省的進士名額,必然會迎來代考士子的強力反對。
現在最大的衝突解決了,士子們即使有些怨言,至少不會造成流血衝突。
王林江在心中已經衡量這次科舉改革帶來的好處。
他只是彌補現在科舉的一些問題,如果真的造成流血衝突,那就得不償失。
王林江站在乾清宮外等待,他寫的奏疏已經透過小太監遞到御前。
他心情忐忑,在乾清宮涼亭中等待皇帝蘇河的召見。
王林江反覆看著手錶上的時間,他等了半個小時都沒動靜。
他現在心急如焚,不知道皇帝蘇河對於科舉改制的看法。
如果皇帝蘇河對於現在的科舉情況很滿意。
王林江選擇上疏建言科舉改制,這就是十分不智的做法。
他肯定會被笑話數十年,教育部尚書也幹不長。
最好的結果,那就是在地方蹉跎數十年。
王林江正在胡思亂想之時,小太監已經來到涼亭。
他客氣的邀請道:“王大人,陛下正在乾清宮中等您。
您跟隨我進入乾清宮。”
王林江客氣的拱手道謝道:“感謝公公帶路。”
他懷著忐忑的心情,跟隨小太監前往乾清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