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蘇蜀在瑞王蘇雷走後不久,他與屬下商議從哪個方向打響名聲時。

周百信就建議從商人這裡做文章。

出臺政策以做大蛋糕為目標,儘量不要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這樣做,那就能把做事的阻力減到最低。

太子蘇蜀已經提前做好準備,終於在他抵達天津之前,瞭解清楚這群海商的真實想法。

他抖了抖電報,輕笑道:“這些商人太天真,還想著減稅的美事。

朝廷為了扶持工商業的發展,已經強忍著不加稅。

交稅是每個商人必須盡到的義務。

現在卻要靠著稅吏用槍指著,才能乖乖交點稅。

這些商人還想減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無論是任何人處在首相的位置上,他都不敢減稅。

一旦減稅,那就會造成朝廷出現數百萬兩銀幣的虧空。

這麼大的虧空,由誰來補充。

如果加到農民身上,真以為那些農民老老實實的餓死。

我們要吸取前明的教訓,三十萬兩賑災款不想出,卻要出一百萬兩平賊餉。

這完全是笑話一樣,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深化矛盾。”

太子蘇蜀一直記得父皇的教導。

錢能解決世間的大部分問題,對於皇帝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抓好錢袋子與官員任命。

稅收可是父皇的命根子,太子蘇蜀別說動一動稅收,他想都不敢想。

周百信應聲附和道:“殿下,那些商人就是貪得無厭,殿下與他們交流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商人們把帝國的貨物運到歐洲,售價至少翻幾倍。

他們賺這麼多的銀幣,卻還想著逃避稅收。

他們依附這種嘴臉,必然會招人厭煩。”

太子蘇蜀擺了擺手,道:“帝國要讓這些商人做貢獻,自然要接納他們的缺點。

世上怎麼會有十全十美的人。

這次的相關政策,主要還是以安全為主,我們已經做好了所有預案。”

太子蘇蜀與周百信在火車廂中,討論了這件事的各種細節。

京城與天津之間距離很短,在他們的討論聲中,火車的汽笛聲就已經響起。

太子蘇蜀站起身,望向窗外繁華的火車站。

“我們已經到達天津,希望這次能有一個好結果。”

太子蘇蜀所在的車廂門開啟。

河北巡撫杜源帶領河北主要官員,前來迎接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