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元確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在西方登入更好。

阿拉伯半島西方有著更好的港口。

蔡國建國之初,必須要依靠外貿來保持國內穩定。

在一個良港處建立蔡國的核心區,更有利於蔡國的發展。

這是吳正熙自己整理出來的兩方最核心意見。

老爹的意見基於蔡國的安全,老師的意見基於蔡國的發展。

這無法直接說明,哪人是正確,哪人是錯誤。

安全與發展對於蔡國都及其重要。

吳正熙眼神一轉,說道:“我也無法評判出,這兩個選擇哪一個更好一些。

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請爹和老師點評。

我認為我們必須在靠近紅海的地方登陸。

這個地方是航線的交通要道。

往來的船隻,無論是周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前往歐洲,還是要過好望角前往歐洲。

這個地方都是必經之路,所有走這條航線的船隻都無法繞過去。

這個重要的地點,必須要搶得到我們的手中。

要不然晉國反應過來,直接把這個地方搶佔,我們就非常被動。

紅海實在是太狹窄,閩國和晉國騰出手來,非常容易佔領阿拉伯半島。

我們必須要先在紅海邊設立界碑。

對付閩國和晉國的難度,那和對付土著部落的難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蔡王吳傑聽完吳正熙的建議,他哈哈大笑起來。

“道元兄,你看,這是我家麒麟兒。

我們之前只考慮阿拉伯半島自身的因素。

認為有大華帝國的主持,閩國和晉國不會佔領阿拉伯半島。

咱們還是太天真了,不能把國家大事寄希望於對手的仁慈。

正熙說的對,我們必須要斷了閩國和晉國向阿拉伯半島伸手的可能。

阿拉伯半島滿是沙漠,但也是我們的地盤,不能讓其他勢力染指。”

蔡王吳傑確定方案之後,他立刻找到艦隊提督李平浪,請求帝國海軍協助他們,消滅盤踞在港口附近的土著勢力。

這是皇帝蘇河特意吩咐下來的事情,李平浪痛快的答應下來。

艦隊已經行駛在阿拉伯半島的南端,他們用望遠鏡眺望阿拉伯半島的景象。

張道元放下望遠鏡,好奇的說道:“傳聞中,阿拉伯半島全是大沙漠,只有寥寥幾處綠洲。

我看到岸邊草木豐盛,不是他想的黃沙漫天那種景象。”

他有些詫異的說道:“這與我瞭解的情況不同,不是說阿拉伯半島全是大沙漠。

我怎麼還看到高大的樹木,這太令人奇怪了。”

吳正熙這段時間聽海軍士兵講故事,瞭解到這裡的很多事情。

他解釋道:“老師,我們之前得到的很多訊息,都是在商人之間流傳的訊息,有些訊息太過片面。

阿拉伯半島確實大部分都被沙漠覆蓋。

但靠近海邊的地方,卻是唯一的例外。

咱們國家海邊都是雨量充沛的地方,我想這裡的海邊也不例外。

我們這一路上,就經歷過多少大雨。

這裡海上雨下的也很頻繁,靠近大洋的海邊很難形成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