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三王合作(第4/5頁)
章節報錯
歐洲諸國勢力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海軍都極為薄弱。
東非這裡距離錫蘭地區又非常近,那裡有著大華皇家海軍最西端的港口。
考慮遇到的風險和養軍艦耗費的資金。
他們三位王爺,都沒有選擇蒸汽動力的軍艦。
風帆戰列艦已經足夠在這片海域稱霸。
要不是害怕引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警覺。
閩王張瑜亮早命令艦隊,衝進紅海直取開羅。
以他現在的實力,能佔領開羅,但絕對守不住。
閩王張瑜亮在甲板上站一會兒,他就感覺大汗淋漓,汗水都透過衣服。
這種熱帶地區的氣候,他在南洋領兵時,就深有體驗。
熱帶地區不適合長時間工作,很容易出現中暑現象。
這裡的土地又沒有南洋地區富饒。
閩王張瑜亮想到沙漠,他只希望閩國今後的糧食產量能供給國民。
閩國必須要學習大華陝甘的經驗,種植大量灌木,保證沙漠不再擴大。
船隊駛過紅海入口,他們就能看到金蘭半島。
按照三人商量的規劃,他們將在金蘭半島南部登陸。
船隊很快繞過金蘭半島最東端,三位王爺聚集在一起,商討著登陸的計劃。
閩王張瑜亮有些焦急的問道:“我們來到金瀾半島南部,沒有發現一座港口。
咱們想要登陸,還需要自己建一個港口。”
鄭王王仲策點頭道:“這裡的土著,最好的船就是獨木舟。
他們還是部落形態,連國家都沒有出現,又怎麼能有港口。
我們要找到能停靠數千噸貨船的地方,修建出一個簡易碼頭。”
他們沒看到適合修建港口的地方,就派遣船隻探查那裡的水深。
只有水深達到十米以上的地方,才符合他們修建港口的要求。
日升月落,他們不斷找尋合適的地方。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找到合適的港口。
晉王李鳳鳴用望遠鏡看到岸邊的情況。
岸邊有幾艘獨木舟,這就說明岸上,有一個較大的土著部落。
規模較小的土著部落,沒有能力製作獨木舟出海。
晉王李鳳鳴建議道:“我們必須派遣軍隊,保護修建碼頭工人的安全。”
閩王張瑜亮主動攬下這個工作。
“我先派遣五百人上岸,清理出一片安全區。
我的人負責安全工作。
李兄和王兄的人,負責修建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