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5年(公元1638年),一月十六日。

這是除夕節假期之後,第一個大朝會。

首相王仲策和趙王蘇熊分別彙報假期積攢的政務和軍務。

六部、都察院等衙門的官員,相繼彙報各自衙門的事物。

禮部侍郎、科學院院長田家鵬,看到輪到他彙報。

田家鵬站出來彙報道:“陛下,京城到通州的鐵路,已經建設好。

經過一個多月實驗,已經驗證火車的安全性。

按照相關計劃,今天是鐵路正式通車的日子。”

蘇河聽到這個訊息,他臉上露出喜意。

這是他一直期待的訊息。

現在的鐵路技術,已經達到實用性階段。

試驗的蒸汽火車時速,能達到四十三公里每小時。

真正滿載執行,會比這個速度慢一些。

時速四十公里,在這個時代,那也是飛速。

馬車特別是載重馬車,速度也就比人走路稍快一些,都沒有黃包車伕的速度快。

蘇河欣喜的說道:“這真是一個好訊息,朕已經期待鐵路通車很久。

眾位愛卿和朕,一起去見證鐵路通車,這是一個偉大時代的開端。”

放假之前的御前會議,蘇河已經聽取田家鵬關於鐵路通車的詳細彙報。

蘇河已經安排好相關事情,在大朝會就是正式公佈這個訊息。

鐵路已經建設好,火車也連續執行一個月。

現在蒸汽火車已經解決行駛之中遇到的問題,例如鍋爐爆炸和火車脫軌。

出現這種事故,能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性。

現在火車的速度很慢,哪怕是火車脫軌,也不會對人員造成太大傷害。

鍋爐爆炸問題更好解決,把裝人的車廂往後排。

火車燒煤,行駛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煤煙。

越靠前的車廂,就要承受難聞的煤煙味兒,他們身上都會落一層煤灰。

現在火車前列的車廂,都是平民車廂。

裡面沒有座位,所有票都是站票,價格非常便宜。

後邊的車廂,是硬座車廂和臥鋪車廂,最後一節車廂是公務車廂。

眾多官員聽到這個訊息,他們都沒有意外之色,早就做好了準備。

御前會議一些不涉及保密內容的資訊,傳播速度非常快。

每次大朝會,官員們都知道需要討論的問題,提前做好應對。

蘇河帶著大華王朝的中樞官員,趕到京城火車站。

火車站的位置,就在大時雍坊,科學院和華夏大學的旁邊。

馬車浩浩蕩蕩的來到火車站。

蘇河走下馬車,他也第一次看到建造完成的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