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明攻平壤 暗渡仁川(第2/5頁)
章節報錯
朝鮮國君李淏,只能提出他的建議。
曹國公李大壯怎麼做決定,他沒有辦法干擾。
朝鮮國君李淏走回朝鮮新軍營地。
他看著神情有些擔憂的朝鮮新軍都統調李世奇。
朝鮮國君李淏搖了搖頭說道:“大華的曹國公堅持己見,讓我們朝鮮新軍,出兵配合大華軍隊行動。
李將軍,你在戰場上要注意自己和麾下士兵的安全。
時刻記得,我們只是配合大華皇家陸軍第七軍行動。
大華的軍隊,才是這場戰爭的主力。”
李士奇立刻單膝跪道:“大王,末將一定儘量保留朝鮮新軍的元氣。”
朝鮮國君李淏聽到李世奇的話。
他滿意的點點頭,李將軍已經聽明白,他的話外之音。
………………………………
算上後勤部隊,總兵力高達十三萬的大軍開始行動。
戰場本來就緊張的態勢,變得越發緊張起來。
大華聯軍和八旗兵都做好準備,戰爭一觸即發。
第七軍指揮營帳內,參謀長段瑞德看到前線發來的訊息。
他哈哈大笑道:“好,這真是太好了。
我們大軍出動,直接把建奴的八旗兵和朝鮮八旗,大部分兵力都引出來了。
這次我們要來個明攻平壤,暗渡仁川。
我們在這裡吸引八旗兵的注意力。
不斷壓縮八旗的生存空間。
真正的殺手鐧,那是崔秀珠的第三師。
根據預計的安排,第三師應該已經在朝鮮南方登陸。
希望第三師能配合好海軍行動,不要出現什麼意外。
第三師拿下漢城,截斷建奴的退路。”
祝師潘宏才指著地圖上的幾個地點說道:
“北方艦隊俘虜了一艘荷蘭人的商船,再加上細作的調查。
我們得到訊息,多爾袞從西方的荷蘭商人那裡,購買了紅夷大炮和鑄炮的技術。
建奴又在朝鮮,訓練朝鮮八旗,壯大自身。
我們絕對不能等建奴準備好了,再向他們進攻。
這樣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現在這個時間剛剛好,天氣沒有完全變冷,有利於我軍作戰。
建奴的朝鮮八旗剛組建,戰鬥力不強。
建奴學會的鑄炮技術,是耗時很長的泥膜鑄炮技術。
建奴把資源都投入到朝鮮八旗和泥膜鑄炮技術,他們卻沒有等到收穫期。
朝鮮新軍經過我們半個月的訓練,他們能保證一定的紀律,但戰鬥力很弱。
我們也不能把朝鮮新軍,變成一支強軍,以防他們尾大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