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4年(公元1637年),十月十四日。

曹國公李大壯下令大華皇家陸軍第七軍主力和朝鮮新軍,向朝鮮首都平壤城發起進攻。

第七軍第一師譚方圓部作為主攻。

第七軍第二師莊仁義部,已經翻越朝鮮西北部的山區,他們從西北方向發起進攻。

朝鮮國君李淏,帶領著朝鮮新軍出兵。

他看到列隊還有些散亂的朝鮮新軍。

朝鮮國君李淏走到曹國公李大壯身邊。

用他有些生疏的漢語,擔憂的說道:“曹國公,本王率領的朝鮮軍隊,訓練時間太短。

能否讓他們多訓練一些時間,我們有了充足準備之後,再發起進攻。”

朝鮮國君李淏知道大華軍隊已經準備好久,現在發起進攻正合適。

他想讓朝鮮新軍晚一些進入戰場,但不知道這話怎麼開口。

畢竟大華軍隊是幫助他,驅趕佔領朝鮮的敵人。

李大壯也察覺到朝鮮國君李淏的意思。

他指著自己身上的毛衣,又指向路邊已經結霜的荒草。

“我們可以再等等,天氣不允許我們繼續等下去。

現在的天氣,降溫速度很快。

這個時候都已經結霜,再繼續等下去,鵝毛大雪就會降下來。

冬季的朝鮮,特別是朝鮮山區冬季十分嚴寒。

我軍的兵員,很多都是南方人。

他們無法適應嚴寒環境,在嚴寒環境作戰,戰鬥力肯定會削減。

建奴的八旗兵,長期生活在遼東或是更北方的山區,他們能適應嚴寒環境下的作戰。

李淏國王有把握只靠朝鮮新軍,在冬季的時候,應對八旗兵的進攻。

我可以同意,推遲總攻的時間。

現在已經十月份,再有一個半月就是除夕節。

李淏國王難道不想在朝鮮王宮過節。”

李大壯看到朝鮮國君李淏被他說的啞口無言。

他繼續說道:“朝鮮新軍訓練半個月,這個時間已經不短,新軍士兵基本掌握火槍的使用。

我們大華軍隊,新兵從什麼都不懂到合格計程車兵,也只是訓練三個月。

朝鮮新軍核心兵員都是之前朝鮮國計程車兵。

他們本來就是軍隊,經過半個月的訓練,這個時間已經很合適。”

朝鮮國君李淏聽到大華曹國公的說法。

一旦他提出朝鮮新軍退出戰場,大華軍隊就選擇撤離,這種後果他無法承受。

大華皇家陸軍第七軍,是朝鮮戰爭最關鍵的力量。

曹國公是朝鮮戰爭的統帥。

只憑借朝鮮新軍,未必都能打過朝鮮八旗,更何況是實力強大的後金八旗兵。

他們朝鮮新軍,只是輔助大華皇家陸軍第七軍作戰。

最關鍵的一點,大華曹國公李大壯才有朝鮮戰爭的指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