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新朝制度(一)(第3/5頁)
章節報錯
他確定的大明制度,在王朝前期還比較不錯,在王朝後期漏洞百出,還是執行了數百年。
蘇河見識過後世的各種政體,華夏肯定要搞中央集權。
地盤太大,中央不集權,整個華夏大地就會戰亂不休,會民不聊生。
他這段時間在京城,反覆思考著新朝的制度。
這段時間又與文武百官深談,剔除了一些不合時宜的想法。
大華王朝制度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中央集權。
所有制度,都是為這個制度服務。
新朝的制度是中央集權,不是皇帝集權。
蘇河看向眾人,他由淺入深說道:“大華王朝的禮儀向春秋時期看齊。
除了重大的禮儀場合,廢除跪拜禮儀。”
這個制度,眾人都不意外。
乾清宮擺放的桌椅,就證明秦王蘇河不會讓他們行跪拜禮。
經過這些年的共事,他們已經習慣現在這種禮節,誰也不想動不動就給其他人下跪。
蘇河看向李鳳鳴等軍官,說道:“我先談軍隊的制度。
大華王朝執行文武分離制度。
除了每年的軍費,需要由皇帝和議會稽核,內閣負責發放軍費。
軍隊只為皇帝負責。
軍隊不允許經商,不允許與其他人或勢力有任何經濟往來。
皇帝擔任軍隊的大都督,軍隊由大都督府指揮,平時二到五名副都督管理。
都督府下設總參謀部、軍政部、軍法部、後勤部、陸軍部、海軍部等部門。
各地區比如西南地區,成立西南都督府,管理當地的軍務。
軍隊執行募兵制。
大明的父子繼承軍戶制度,缺點太明顯,也沒有為朝廷省錢。
最大的缺點是這種軍隊,在開國初期,戰鬥力還可圈可點。
經過多年的制度腐敗之後,軍戶制已經完全沒有戰鬥力。
大明的主要強軍,那都是招募的軍隊。
大華王朝稅收制度較好,朝廷不缺錢,直接採用募兵制。”
蘇河對於軍隊,依然保持原先秦王府的制度。
這個制度現在執行的很順暢,滅亡大明的過程中,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問題。
軍隊的財權和人事權不失,朝廷就能掌握軍隊。
大明軍隊人事權,早期還有五軍都督府掌握。
軍人有一定的榮譽感,大明軍隊前期戰力還可以。
土木堡之變後,屬於勳貴的軍權,被文官奪去。
大明的軍隊,連將領的晉升,都需要看文官的臉色。
統領軍隊的統帥,大部分是不懂軍事的文官,軍隊的戰鬥力越來越弱。
遇到一個懂軍事的文官,那都是大明皇帝的祖墳冒青煙。
蘇河吸取這個教訓,軍隊的人事權由大都督府掌握。
軍隊最高人事權,由皇帝掌握,誰都不能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