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廣州城下喜迎王師(第3/7頁)
章節報錯
“爹,我看過秦王那裡的科舉考題,題目不算難,兒子有信心考中。”
………………………………
藍蘭剛到家裡,就看到家中正在收拾細軟。
“少爺回來了,老爺已經收拾好東西。
我們現在立刻就出城,順著北江去南雄府。
局勢一旦不對,立刻躲到江西。
大明能戰勝黃衣賊,我們再返回廣州。”
藍蘭看到家族倉皇而逃,家裡把廣州這裡的基業全部拋下。
數萬畝良田,一定會被黃衣賊分食一空,想想就心痛萬分。
但沒有辦法,留下來一定會破家,他們家裡沒幾個人能活。
鄭子良剛回到家,就看到妻子帶著丫鬟,已經把家裡的馬車套上,準備去鄉下避難。
家族在鄉下有田產,他是寒門子弟,家裡只有二百多畝田產。
算上他考中舉人,附近村民投獻的田產,家裡田產也不到兩千畝。
鄭子良早就看出來,大明朝廷早晚有一天會堅持不下去。
士紳不用交稅,導致百姓把田產投獻到士紳名下。
只要這個士紳心黑一點,就能徹底佔據田產,讓百姓成為佃戶。
百姓想和士紳打官司,那基本不可能贏,沒等進去衙門,就能被小吏折磨死。
大量的百姓投獻,導致投獻的百姓也不納稅,沒投獻的小民,稅賦壓力越來越重。
大明每個地方的稅賦,額度基本固定。
士紳不納稅,卻不斷擴張自己的土地,小民逐年需要承擔更多的稅賦。
有的地方,小民繳納的稅賦已經不夠當地稅賦,逼迫佃戶交稅。
西北等地,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再加上天災,導致百姓造反層出不窮。
最終養出了秦王這個勢力。
“咱們家不能走,鄉下沒廣州城安全。
廣州府擋不住秦軍,廣州這裡的局勢不會混亂。”
鄭子良極為自信的說道,他彷彿洞察到了之後廣州局勢的發展。
………………………………
廣州衙門,兩派文官正在爭吵。
他們代表著兩個勢力,廣東布政使孫朝肅,他是兩個總督熊文燦的心腹。
他負責調動廣東的人員和物資,支援熊文燦在梧州的作戰。
廣東按察御史王瀧是東林黨。
他主要維護東林黨在廣東的利益。
孫朝肅據理力爭道:“必須要派重兵打通被黃衣賊截斷的西江。
我們已經探查清楚,黃衣賊在西江的兵力不多。
兩廣最精銳的二十萬軍隊,都在梧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