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京(第2/4頁)
章節報錯
“你來京城是談生意的?”周紫虹說。
李奇慶側回眸端詳著她,“是,依依說想打通京城的藥商之路,故而陪她來走這一趟。”
“那你們要搬來京城嗎?”周紫虹懷著一絲期待,“婉兒也會來嗎?”
“不會,”李奇慶起身憑欄,望著京城街景,“清平鎮挺好的,如今那裡便是我們的家了。”
他生於京城,長在京城,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最終不得已遠離,多年再次回來,終不似少年遊。
“你成婚了。”李奇慶鬼使神差問出一句,像是憋了許久,仍是遠遠望著。
周紫虹詫異須臾,而後又展開笑顏,大方道,“是啊,他叫楊雄,原先是我父親的門生,少時也在百松書院待過,你也認識的。”
“楊雄,”李奇慶念著這個名字,一個熟悉的面容出現腦海,“若無記錯,當初離京時,他還在大理寺任職。”
“是,如今他是大理寺卿,李家案子就是我夫君和王侍郎一同翻案的。”周紫虹望著那抹背影,與少年時無異,他還是他。
周紫虹從清平鎮回去京城後,放下多年的執念,答應父親與楊家聯姻,好在楊雄為人誠懇,待她也不錯,婚後二人相敬如賓,膝下育有一女,剛過及笄。
李奇慶心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楊雄身影從茶樓下晃過,與王依依擦身而過,周紫虹與他欠身行禮,“我該回去了,日後若有機會,希望還能與婉兒再有相見之日。”
李奇慶回頭頷首,簡單道了二字,“珍重。”
楊雄扶著周紫虹上了馬車,王依依剛送走了商人,回頭仰著樓上看見李奇慶,與他招手一笑。李奇慶收回落寞的視線,朝她挑出一抹笑意。
二人回侍郎府路上,李奇慶心緒低落,默不作聲,王依依察覺出他的情緒,問著,“舅舅,那位夫人可是你少時傾心之人啊?”
“那是你阿孃少時的閨中密友。”李奇慶恍然後敲了她一腦袋,若無其事說。
“哦?那我為何沒有聽娘親提起過。”王依依望向繁鬧的街道,車軸穿過車水馬龍。
“那你回去再問問你娘親就是了。”
“舅舅,經此一行,我收獲頗多,京城商貿繁榮,眼下天下安定,正是商貿盛行之時,思禮也說,朝廷會放開商路,我王依依成為趙國第一商人,指日可待。”
“依依,銀子賺不完的,你為何這麼執著啊?”
“舅舅不是常說,外祖家從前就是名副京城的皇商嗎?”王依依說,“思禮替外祖平反了冤屈,我也想重振咱們李家的名聲,舅舅不信我?”
“那倒不是。”李奇慶說,“你們姐弟兩自小做什麼,你爹孃都一心支援。你選擇跟著我經商起,大肆開拓各州商路,又千方百計收下曹氏水運,我便知道會有這麼一日。”
“可是依依啊,富可敵國可不是一件好事。”李奇慶敲了敲她頭。
王依依摸著痛處,“爹爹說過,若想成就一番事業,瞻前顧後也不是好事。”
“這倒像是你爹說的話。”李奇慶無奈一笑。
李奇慶看得出她的經商之才,膽子大,腦子靈活,行事果斷,這幾年也放手讓她一人歷練,許多事全權交由她打理,自己倒是輕松不少。
只是李慕婉偶爾會唸叨他,這女兒留在舅舅家比自己家要多,每每回了竹林小院,舅舅長,舅舅短,三句不離李奇慶。
王林吃女兒的醋,幾次要在棋局裡找回憋悶的氣,李慕婉看在眼裡,心裡笑他。
兩人在京城待了月餘返回清平鎮,王思禮受任巡查地方財政收入,經過長樂縣回了一趟王家村。
李慕婉與王林從瀛洲回來之後也在王家村住了一段時日,竹林小院的花草被李慕婉打理得很好。
山茶開得盛,堂屋和西廂房的花瓶插的都是山茶,這些白瓷是王依依從別的外商那淘來的,價值不菲。
李慕婉坐在白梅樹下撫琴,院裡山茶香入鼻,綠竹裹挾新意。王林拿了一本書坐在琴前翻閱著,琴音繞過竹枝,微風拂過二人發絲,玉冠下的白發猶如銀河鋪面。
琴音逐漸落下,直至終止,王林才把視線移到她身上,見他伸了手臂,李慕婉提起裙擺,朝他走過去,落在他身上。
“依依信中說,這兩日可能就回到清平鎮了,咱們明日去永陵港接接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