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微創手術新時代(第2/4頁)
章節報錯
使用手術機器人,醫生們能在對大腿清創的同時,取出髖部的鋼筋,繼續進行清創縫合。
多處手術同時進行,也完全不會干擾到彼此。
而且用機械臂取鋼筋,只要設定好路線和力度,完全可以做到整個過程中,沒有一絲偏差,這個精準度無疑比人手要強多了。
於是,在三清的幫助下,醫院在最短時間內佈置好了手術室。
給原本就有的手術機器人多配了一個控制檯,這樣就能讓兩名醫生分別操控機械臂,在同一時間,做不同的手術了。
骨科醫生先是控制著機械臂,將患者左右大腿上的鋼筋取出,隨後清創,縫合。
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只是流了一點血,就做完了。
另一頭,血管外科醫生面臨的是更加兇險的髖部鋼筋取出手術。
為防止術中大出血的發生,取出鋼筋前,便使用手術機器人,在腹主動脈裡放置了球囊。
這樣術中一旦出現大出血,就可以立即擴張球囊堵住血管,阻斷血供,為醫護人員留出約30分鐘的急救黃金時間。
由於前期準備充分,患者血管和神經損傷風險被降到了最低。
於是,機械臂精準地夾住患者腹部的鋼筋,沿著既定路線開始緩慢地退出人體。
在腔鏡導航系統的動態監視下,鋼筋緩慢地退出了第一個1cm。
此時此刻,手術室內的空氣彷彿凝固了。
每個人都下意識地屏住呼吸,默默地注視著螢幕中跬步後退的鋼筋。
儘管初次貫通傷並沒有造成致命性傷害,但只要拔出過程稍有不慎,過度位移帶來的損傷隨時有可能引起二次出血。
然而機械臂彷彿沒有感受到這股千鈞壓力,堅定而而緩慢地,將鋼筋一厘米接著一厘米地按照原有的傷道逐漸退出。
&n鋼筋完整地退出了患者體外。
整個過程中,機械臂都沒有發生一絲偏差,也沒有過任何顫抖,異常可靠地完成了任務。
沒有發生大出血,也沒有造成主要血管神經的損傷。
在場所有人頓時都鬆了口氣。
兩個小時後,隨著最後一根縫線線結在不知疲倦的機械臂中固定和剪短,清創工作也順利完成。
這場長達4個小時的艱苦搶救,在驚心動魄卻井然有序的氛圍中,終於落下帷幕。
傷者始終保持著穩定的生命體徵,最終從鬼門關前被強拽了回來,當晚便順利甦醒。
經此一役,三清的全功能手術機器人徹底俘獲了外科醫生們的歡心。
他們告別了開膛破肚的野蠻施法時代,就像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在天機翱翔的飛機駕駛員一般,以勢不可擋之姿,一頭扎進了微創手術智慧化的新世界。
當然,要想高速衝進微創手術智慧時代,還有一個重要的制約條件。
那就是手術機器人的價格。
在此之前,達芬奇機器人動輒數千萬的高昂價格,便是阻礙微創智慧手術普及的最大阻礙。
幸好,這次遇到的是國產巨頭三清。
要論降本增效,終結天價,沒有人比華夏人更懂。
無論什麼東西,當華夏人生產不出來的時候,就賣得特別貴。
一旦華夏能生產出來了,瞬間就變成了白菜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