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85章
眾聚之後,陳義主張開辦國學,有秦王等人鼎力支援,果然不久的將來,一座名為“浩瀚書院”的私立國學書堂起於京都,與本朝國子監、太學等一同向朝廷輸送人才,開辦人卻是年紀輕輕又史無前例的女狀元郎。
一開始,不少教授夫子都躊躇於頭部是這麼一個年輕女子,無多年學識積澱,怎能引領前景?對此,陳義並不爭辯,而是謙遜放出一篇招募策文,言辭懇切,敬賢禮材,言——
“涵育棟梁,功在能人,義才學淺薄,謹以盞底之託,盛諸賢義積水烹茶,利千秋萬代。國宴芳華,江濱後浪,不離孔孟扶植,恩朝在己,躬身育人,雄逞諸葛之風。義微如草末,風流殆盡亦萬死不辭,天地沙鷗,孤館旅人,何足惜矣?惟願碾身齏粉,敬此拙思廣招天下賢士,輔國基塑源力,誠不以怠也。因知古今真正能者,或將養山林,或寄情山水,或藏於市井,願君不棄義知識微陋而淺有所就,堪擔常建,躬請諸君赴教育之應幕,視浩瀚之重任,志不改,泰山不崩於前,目在心,故能顯現靈眼,識人才之基,棟梁之要。願君應轂,義不勝感激。”
策文發出,天下廣湊。
篩選過後,堂門永開。
時梁降香亦為有識女子,只無奈家破人亡,流落為戲子,輾轉於世家大戶吹拉彈唱,不能掌握命運,孤介於世,厭惡紅塵紛擾,尤以□□不屑,偏激之下,埋沒自己,視天下人為濁物,自尊而有傲慢,傲慢而有偏見。
幸而遇綰月、凝香等良友,聽聞陳義號召,一同攜手前去將訊息傳達。降香落淚道:“我已淪落至此,況又不曾研讀,平日裡雖愛看學,也不過是應付度日罷了,怎堪育人。”
然而兩人皆知,這是梁降香的謙遜之辭,她本是書香門第,一眾姊妹相處間,已知她不過是為生存之道,在不堪境遇下掩去智慧,論才學,實則深藏不露,不在長安有名的才女崔葳蕤之下。
然世人多見其為世家玩物,怎又能往其他方面去想?
故絕色美人,多被忽略內在品性,身份不堪之人,多被忽略頭腦知識。
若非千萬種命運如輪轉成影,籠罩一個人的際遇與內在品質,這世上又該顯現多少山水古畫?可知人各有遇,機不到,旁人無法預料,自身也難知道。
陳綰月與韋凝香二人力勸她去參與,畢竟還有篩選的門檻,不然隨便一個人擔當教書育人的重任,豈不禍害遺千年?入門篩選公平公正,天下人有目共睹,全程透明,也叫應募者心服口服,無才裝有才自不敢亂來,才高氣傲者有心則翩然而至,省去多少麻煩。
梁降香前去應幕,方知“浩瀚書堂”只以才學人品為重要標準,並不以應募者的身份家世為選用標準,這正照應了陳義的那句“或山林、或寄情、或市井”。甚至能入學堂的學子,也是各有差別,不再以士族背景為選拔標準。
一時之間,“浩瀚書堂”門檻充盈。
官學與私學互相興盛。
梁降香在陳綰月與韋凝香的陪同下也去了“浩瀚書堂”應募,二人只在外面等著閑聊,和其他來應募的教授或生員家屬一般,並不曾陪伴入內。
人聲喧嘩,日光明耀,更照清了皇帝親題的翰墨牌匾。
然而今日卻與往日不同,等待眾人,老少青年,尤是志向遠大的年輕郎君,將近一半都不由得挺直腰板,和新結識的友人談論敘闊間,時不時將目光移去界開人群的朱紅叉子旁幾步之遙,偷覷那天仙下凡。
看到這驚為天人的美貌風流,若有心愛慕,少不得膨脹心志,力求匹配,一面又不禁回憶舜與陳王,今如故人見到巫山神女,閬苑仙葩,方要壯闊自己,自豪胸臆。故那些個有意愛戀的上百位郎君,都不由得來回顧影往前聚了,離那女郎更近些,又保持君子分寸。
漸漸因著人多,越發無所顧忌,都圍了過來。這便如“窈窕女子,君子好逑”,自有追逐,哪怕陳綰月站的地方特意是個角落,也成了人群核心。
敬慕美好,並不可恥,實屬常情。
那些不是同齡大抵無關風月的男女老少,反而比那起仰慕陳綰月容貌的更大膽而視,坦坦蕩蕩,因此視線越來越多聚了過來。
陳綰月正抬手抵在眉心上遮擋日光,瞳孔變成了琥珀色,察覺到眾人的視線,也不慌亂,而是落落大方,著實品貌非比常人。她不常露面,今時為友人降香考慮,恐她覺異緊張,故只有她們幾個一同前來,那些秦王府的人她一個也沒帶,只有吉祥跟著。
韋延清只是皺了皺眉,也沒說什麼,只叫吉祥跟她過去,今日難得入秋天卻熱,又叮囑了她撐傘免曬,別的也就沒有了。但他唯一表露的深意,陳綰月已從吉祥那裡看透了七八分。
吉祥性子潑辣,極是護短,這時要她撐傘,竟表現出要替陳綰月遮擋住所有不懷好意的架勢。
目光警惕如狐。
不用想,陳綰月也能知道,這是韋延清吩咐過了。
她望了眼頭什麼了?”
吉祥鏗鏘有力道:“王爺說了,蒼蠅煩人,若敢叮蛋,就讓他們滾蛋。”
陳綰月又羞又氣,話這麼糙,可知這人又是有意見上了,又不敢當面拒絕她的意思。可笑之下,她無語半晌,嘟囔道:“就不能光明磊落一些?人早走了,又這般在意。”
但轉念一想,這典故豈不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韋延清當然不可能意在“無縫”,提點她什麼,不過是藉此讓她有個防備心,壞人還是很多的,是蒼蠅,總想趁人之危。只是話也太不中聽了些!最近他同那幾個新招的入幕之賓言得正歡,都是些豪爽莽漢子,說話無甚顧忌,即使不用心去學,也能短暫傳達一二。
尤其是,韋延清還真聽來了一兩句。
這也無傷大雅,只是他總用來在她耳邊調戲,糙得厲害,甚至不知者無罪,比旁人的無心之意還要過分許多,翻改了來表現。他最懂得“學以致用”,更兼好學,叛逆起來,閑暇之餘翻看了不少野書趣聞進修,大多都是她習慣放在枕邊用來打發時光的。
還有幾本是他自己私藏的,死活也不讓她看。
韋延清以前就是,一群人胡玩慣了的,不僅不古板,反而很看得開這起娛樂身心的業餘小事,看也看的坦坦蕩蕩,不瞞著她,只有那幾本他的另類藏書,鎖得嚴實,誰都能看,只不讓她看,微笑說她年紀小,怕帶壞她。
不宜觀看。
氣的陳綰月想奪回自己那些書,但他又道:“本王不看,怎麼瞭解你私下的興趣?”
“那綰兒怎麼瞭解王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