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群星隕落(第2/3頁)
章節報錯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語言質樸直白,卻又非常感人,能真正感動李曄的唐詩也只有琵琶行。
在新樂詩流行的同時,韓孟詩派幾乎也同時出現,以大佬韓愈和孟郊為代表,講究文章合為時而著,陳言務去,刻意求新,吸引了不是小迷弟。
同時期在兩大詩派之外還能夠獨樹一幟且成就較為突出的詩人,還有劉禹錫、柳宗元、李賀等人,劉禹錫和柳宗元雖遭遇了二王八司馬的政治災難,但文學成就卻很非凡,在史冊裡,也在人心裡。
等到劉禹錫和柳宗元等人都去世,唐詩也進入夕陽返照時期了。
武宗時代後,唐詩充滿了濃重的感傷氣息,遣詞造句盛行著雕琢風氣。
在這一段時間,極負盛名的詩人是李商隱和杜牧,他倆也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詩人,雖然在他們之後還有以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倡導發揚新樂府派創作方式,但藝術成就並不高,在後世留下巨大名氣的只有小李杜二人。
李義山雖然仕途坎坷,但文學成就的確非凡,不但在後世有一大批粉絲,在現在這個時代仍然有大批追隨者和崇拜者,一首無題是無數失意男女的口頭誦。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已惘然?已惘然……
高克禮轉呈的六十多篇詩作,李曄一一看完了,寫得好的挺多,格律音韻也都具備,但這些詩作都不能引起李曄共鳴,璀璨的唐詩也隨著江河日下的國勢走向墳墓了。
倒是被李曄趕去房州主持山南東道大局的崔胤,似乎對李曄的決策有些不滿,抄襲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寫了一首《處置督師至萬年示陳生》。
“北望長安家何在?雪擁終南馬不前,知爾赴此有心意,早收吾骨洵水邊!”
詩中的陳生叫陳長廷,在中書省秘書監做事,是崔胤的下屬。
崔胤出發山南東道赴任的當天,有不少官員都去送行了,其中就有陳長廷,得知陳長廷要隨駕興元,哀莫大於心死的崔胤頓時心生一計,連忙化身文抄公作了這詩。
陳長廷懂,面上擠出兩行貓尿,暗示領導放心,下官一定把相公心意送到天子面前,但他沒急著呈送李曄,而是在耐心等待機會,不然會顯得動機不純。
今天高克禮集中呈送達官顯貴的詩作,早有準備的陳長廷看準機會,耗費重金一千錢,悄悄買通近侍高克禮,把這首詩夾在裡面,又暗示高克禮在皇帝面前美言幾句。
高克禮收了錢,面上自然應下,但當李曄詢問崔胤這首詩是誰呈送時,高克禮便裝出大吃一驚的樣子,說自己完全不知情,肯定是誰捎帶在裡面的!
看到高克禮躲閃的眼神,李曄心中一笑,已經知道了實情。
罷了,搞搞這些小動作倒也無妨。
只要不勾連外官,不意圖染指禁軍,李曄對這些奴婢的忍耐力很高,而且這樣也有利於李曄瞭解情況,畢竟有些話朝臣不敢對皇帝直說。
要是李曄把這條路也堵上,那些外臣的難言之隱,李曄就徹底聽不到了。
作為皇帝,好話要聽得,壞話也要聽得。
沉思少許,李曄交代高克禮道:“派人買些補品去房州看看崔相公,另外把東道給朕盯緊了,要是他們有什麼小動作,立刻飛馬報與朕知曉。”
高克禮躬身應下,轉身選人去了。
對於這個崔胤,李曄很是忌憚。
這傢伙陰險狡詐,又長袖善舞,歷史上在宦官劉季述等人廢黜昭宗後,就是他一手策劃了神策軍兵變,一舉誅殺劉季述等人,成功幫助昭宗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