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萬人空巷(第2/3頁)
章節報錯
隨駕文武百官體會到了皇帝的決心,但聶封並沒有體會到,對於制書也只是一笑了之,還對身邊人說道:“朝廷向來只會虛言恫嚇,這回徵調數鎮軍馬,錢糧靡耗無度,只怕小皇帝過不了多久就得靠典當度日了,說不定還會效仿祖宗開宮市勒索民財。”
言語中充滿了對朝廷的嘲諷,既是對禁軍戰力的不屑,也是對朝廷財政的鄙視。
貞元年朝廷控制全國,財政尚且捉襟見肘,如今的朝廷所控不過寥寥幾道,沒了關東藩鎮的上供進奉,恐怕連幾萬禁軍的軍餉都是個大問題。
聶封的確有資格嘲笑,誰讓李茂貞百戰百勝?誰叫鳳翔隴右地大民多?見聶封發出嘲諷,他的左右手和隨行文職人員也都跟著笑起來。
有得意,有討好。
十二月廿二,李曄終於到了興元府,儀仗隊伍在城外三十里的雲連驛停下了腳步,柳璨率山南本地文武百官前來迎接,先行隨柳璨到達的朝官也在。
看到李曄的第一眼,柳璨連忙噓寒問暖,君臣談話末了,柳璨說道:“自陛下南幸以來,四方士子云集興元府,客棧與各處空房全部都住滿了人,餘者萬難尋一立身之所,以至時人皆感慨,天子行在,立身不易,興元房價,致於一日幾變啊。”
李曄淡淡一笑,心道唐人也躲不了房價暴漲啊。
“陛下,天寒地凍,請入城安居,一切安排臣已準備妥當!”
“走罷。”
儘管李曄入城之前多次強調要低調進城,但影響力依然是無比巨大的。
唐朝皇帝雖然多次逃亡蜀中避難,但駕幸興元的次數卻是寥寥無幾,一來是不順路,二是無逗留之必要,即使路過興元,往往只是在城外停留休息片刻就走了。
大唐皇帝已經有幾十年不曾以正式禮儀駕幸山南,相較於關東的混亂,興元算是一片難得的淨土,在柳璨的安排下,全城張燈結綵,城門口也鋪上了昂貴的紅地毯。
他們要以如此空前盛大的儀式,歡迎大唐皇帝的到來。
望著擁擠在城門及路邊的百姓,望著在街道邊站成人牆的山南將士,望著站在小雪中靜靜恭候的山南文武官員,李曄感慨非常。
也許只有這個時候,他這個長安之主才有一絲作為大唐皇帝的尊嚴和體面。
“民心在唐啊,大唐中興有望!”
禮儀結束後,車駕正式進入興元,儘管李曄再三強調不能擾民,也不要發動百姓上街歡迎,但進入興元城後,李曄依然被狠狠震撼了一把。
城外城內,城上城下,中街十餘里,全都是站滿了自發前來歡迎的興元百姓,許多百姓看到皇帝的車駕,居然忍不住落下淚來,手舞足蹈,喜極而泣。
車駕至城正中,百姓爭相追駕,路邊將士與百姓也紛紛高呼萬歲。
李曄一一點頭,以此向山南軍民致意。
西都長安的百姓對皇帝尊崇有加,李曄還能理解成理所當然,但興元百姓對他這般盛大的歡迎卻讓他有了一種被承認的感覺,想必這就是正統天子的號召力罷。
不管百姓是抱著什麼的心情來歡迎皇帝,李曄心裡都是高興的。
及至半街,興元父老在路中間擺下了香案迎接聖人,柳璨驟然變色,心道老百姓竟敢在大街上阻擋聖駕,當下就要喝令張威帶兵出去驅散。
看到柳璨的臉色,李曄就知道這並不是柳璨和山南官方的安排。
李曄攔住柳璨,下令停止前進,又不顧十數名朝臣的勸阻,在柳璨、淑妃、張威、高克禮等人的陪同下,下車接見為首的三位父老,然後接過他們奉上的酒水。
顧弘文道:“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是且讓奴婢試毒,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