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2/3頁)
章節報錯
原荊南節度使現戶部轉運計量使成訥補充道:“是這個理,臣當年治理江陵的時候,從全國各地趕來江陵賣貨開店的商賈不計其數,遍地都是酒店勾欄,商稅收得臣手軟啊。”
成訥雖然是一介武夫,卻是個理財小能手。
李曄讚許一笑,成訥繼續說道:“臣還在銀行兼任了會計結算司郎中,臣覺得朝廷還可以透過銀行發放軍餉和工錢,這樣東市工商央行就可以在關東各地拓展開辦分屬支行。”
“朝廷討滅陝虢之後,工行寶鈔就流通到了都畿民間。”
“如果這一戰能討滅朱溫,工行寶鈔就能流通到河南河北江左江西了。”
成訥是戶部金司郎中,又是工商銀行會計結算司的主管郎中,對錢比較敏感,前年銅價大幅抬升之後,成訥請示杜讓能,建議工商推出寶鈔,還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周全章程。
杜讓能召集三司要員商討之後,覺得確實可行,於是命成訥主導寶鈔推行一事,在成訥工作小組的領導下,寶鈔信譽逐步建立流通,銅的緊張得到了緩解,關中銅價逐漸跌落。
作為銀行高層領導,成訥對工商銀行的擴張一直很熱心。
三司的財政大臣們七嘴八舌,把強徵改為僱傭的好處說了個七七八八,對想出這個好主意的皇帝拍了幾記馬屁,李曄也很得意,就在李曄飄飄然的時候,杜讓能擺出學生的姿態,很客氣的請教道:“陛下,此法的確好,成訥的建議也不錯,但是老臣還有些許疑慮。”
李曄笑道:“無妨,說來聽聽。”
杜讓能沉重道:“這樣一來,軍需保障未免魚龍混雜,藩鎮和有心人的奸細不就是可以混入其中了嗎?貞元年間討伐吳少誠的時候,朝廷連吃敗仗就是因為奸細混了進來。”
“給賊軍帶路,替賊軍燒營,給吳少誠通風報信。”
“如果改攤派強徵為自願僱傭,藩鎮和有心人的細作趁機混入,行營該怎麼防止洩密?”
這的確是個很現實的問題,不止是吳少誠。
歷史上憲宗討伐淮西的時候,李師道的奸細就趁機燒了河陰院的糧草,導致淮西前線軍餉供應不濟,各路招討使部下軍心浮動,如果不是憲宗堅持,只怕真如李師道所願罷兵了。
《控衛在此》
穆宗討伐王廷湊的時候,魏博的奸細就在朝中各種通風報信。
杜讓能幾句話使得大夥兒都冷靜了下來,接連又提出了其他比如糧草集中安置和河北十鎮如何辦理等幾個方面的問題,按照李曄的既定政策,這次出兵各鎮還是要自備糧草徭役。
開什麼玩笑,四十萬大軍朝廷養得起?
李曄只養自己的兵,藩鎮肯不肯賣命是藩鎮自己的事。
營田團練觀察處置節度職權都給你了,不至於連萬兒八千人養不起。
當然,賞賜還是會有的。
哪家藩鎮打了勝仗,李曄重重有賞。
言歸正傳,杜讓能雖然潑了一盆冷水,但是既然在座一致認為可行,那麼他提出的問題就是枝節了,李曄總結陳詞道:“這個事情以前沒有搞過,不過既然各位都認為這個思路有一定價值,那麼朕以為可以先成立組織一個專門機構,專門負責研究這個事情該怎麼辦。”
“杜相公管著戶部、鹽鐵、轉運、度支、計量、銀行六司,那就杜相公研辦好了。”
杜讓能管著錢袋子,本身也是個財政大老,其他人當然都沒意見。
就這樣,經過財政六司要員的研究,給民夫發錢這件事最終還是落實了。
細節李曄就懶得過問了,他相信杜讓能的水平。
軍政大事都商量計較下來之後,李曄留宰相們在貞觀殿吃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