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偓苦苦相勸,陛下啊,那個韓建就不是個好東西啊,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一個鎮國節度使,幹出些什麼大逆不道的

^0^ 一秒記住【】

事情來,朝廷能拿他怎麼辦?

昭宗不聽,最後兒女皇族大臣就像豬狗一樣被韓建宰殺。

日本人在草鞋峽怎麼幹的,韓建就是怎麼幹的,孫偓也被排擠出朝,當時李克用也騰不出手來勤王,韓建是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今天用強皇妃,明天殺個親王,跟鬧著玩一樣。

忠心昭宗的孫偓也被驅逐,另一個朱樸則被韓建當場幹掉。

由於李克用當時沒空出手,韓建暫且威風了一把。

但在第二年,更大的大佬,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發話了,再不把皇帝送回去,我就來潼關找你談話,剛剛從魏博大敗而歸的李克用也揚言要再次起兵入關勤王,韓建李茂貞是吧,你倆暫且等住,等我整頓一段時間,改天來要了你倆的狗命,上次沒殺你倆,我後悔了。

李茂貞怕了,韓建也怕了,把昭宗放了回去。

由此可見,孫偓的膽子那是相當的大,明知道昭宗去的是虎穴,還是跟著去了,韓建當著孫偓的面殺人,想威脅他,孫偓不為所動:“你能動手,就不要嗶嗶,廢話真多!”

你以為我怕死嗎?你以為你能嚇住我嗎?

這回孔緯找到孫偓,孫偓也不含糊,直接上諫告發宦官謀亂。

至於陸扆,跟柳璨不和已久,白馬驛遇難者之一。

說起來,唐朝這些宰相,都不是省油的燈。

一般不吭聲,面上跟你笑哈哈,一出手就是下死手。

在朝堂上打架?這種事情有辱斯文,我們更喜歡把人在貶謫途中賜死。

想起自己的這些宰相,李曄頭都大了。

艱難時期,大夥兒還能壓下個人恩怨一致對外。

等到形勢好轉,那就是秋後算賬的時候!

孔緯這回上諫的機會找的太好了,他參的那四個人,杜綠衣是杜讓能的小兒子,劉元化是御林軍憲兵校尉府參謀總長劉景宣的假子,劉景宣則跟西門君遂交好,而西門君遂向來為顧弘文仇視,歷史上楊復恭被殺後,接替楊復恭位子的宦官就是西門君遂和劉景宣。

昭宗剷除楊復恭的過程中,他倆也出了很大力氣,作為昭宗的鐵桿走狗,李茂貞帶兵犯闕的時候,不但要求罷黜杜讓能和韋昭度,還指名道姓要求昭宗處死西門君遂和劉景宣。

昭宗無奈,只好下令賜死。

不過這個世界,三鎮犯闕一事沒有發生,李曄也啟用了西門君遂,但考慮到這個傢伙喜歡先斬後奏,沒有顧弘文那麼貼心,李曄沒有重用,只是讓他當了右神策軍護軍中尉。

洛陽,紫微宮。

椒房殿內,除了皇帝和高克禮,還有何芳鶯。

何芳鶯一字一字看完孔緯的密奏,然後緩緩合上還給了皇帝,道:“林秀於林風必摧,然此乃與杜相國無關,綠衣輕禮,處世多以一時好惡,頗有江湖俠風,相國定不知情。”

“倒是李倚、劉元化,元化禁省寺人也,何由交往諸王?”

“或時無心,或假父景宣幕使之。”

皇帝沉默許久,凝聲道:“李倚違我心意,待克虎牢關,殺此家賊。”

何芳鶯失色道:“倚乃弟,你何忍害之?”

李倚是懿宗第八子,李曄同母弟。

不過在狗皇帝這裡,沒有人是不能殺的,冷聲對高克禮是道:“傳命褚熊,把杜綠衣、劉景宣、西門君遂抓起來,圈禁睦王倚、吉王保、韓王語、覃王沅、延王紹一干親王。”

高克禮道:“韓王嗣子克良方戰,若圈韓王,恐克良懷怨。”

韓王氏是代宗李豫的後人,已經傳了六代,世子李克良是第七代繼承人,正在郾城跟龐師古打仗,不過眼下昏君起了猜忌之心,哪裡還會顧忌這些,道:“使召還,召還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