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你在無中生有(第1/3頁)
章節報錯
西面行營的十三萬唐軍在魏帝陵至定鼎門之間紮營,楊成和顧弘文統率的洛陽留守部隊仍然固守洛陽,與汴軍大小數百場戰鬥後,洛陽留守部隊僅存六萬,其中傷者接近兩萬。
洛陽行營河內招討使王宗暗討滅李罕之後,沒有直接回洛陽,而是跟魏弘夫去了滎陽,大著膽子襲擊朱溫的糧道,並與保護糧道的汴將牛存節爆發多次激戰,雙方互有勝負。
與此同時,唐軍大舉出動。
唐汴雙方在洛陽郊外接連爆發了四次十萬人級別的大會戰。
劉崇望雖然是個老頭子,果決勇勐卻絲毫不輸正值壯年的朱溫,不但敢跟宣武牙軍正面列陣對沖,還派出數百支馬兵小隊騷擾襲擊汴軍後方,抓獲的宣武牙兵全部陣前處決。
太平登封二年正月二十一,第五次洛陽會戰結束,李存孝率五萬禁軍攻克汴軍洛北大營,擊斃朱溫義子朱漢賓。
生擒叛唐降將原弘農團練守捉等使周先童,及叛唐降將原陝州刺史朱簡。
朱簡本為陝州軍校,朝廷討滅陝虢節度使王拱後,周先童、朱簡、華鋒等人降唐。
這個朱簡,就是歷史上的朱友謙,歷史上的王共就是被他殺的,之後帶著王拱的腦袋跑去汴州投靠了朱溫。
朱溫將其錄為養子,更名友謙,表為陝虢節度使,朱溫稱帝后,拜河中節度使,守中書令,封冀王,朱友珪弒父篡位後,朱友謙秘密投靠晉王李存勖,封西平郡王,守太尉。
李存勖滅梁後,賜朱友謙名字李繼麟,守太師,錄尚書事。
恩寵之盛,一時無人能比。
公元926年,後唐同光四年,朱友謙得罪當權宦官,被宦官讒言構殺。
一生跟了王拱、朱溫、李存勖三個主子,卻三個都不得善終。
陝虢觀察使李存孝取得戰果的同時,右神策軍行營節度使李克良奉劉崇望之命率三萬人進討汴軍河洛大營,並在趙村一帶與忠武軍節度使朱令錫和衙內兵馬使王彥章遭遇。
朱令錫,朱溫家侄,宣武馬步軍大校,充忠武軍節度使。
王彥章,左右控鶴都衙內兵馬使,充鄭滑防禦使,兼汝許潁節度使。
李克良,韓王世子,代宗李豫七世孫,右神策軍行營節度使。
對於汴州王鐵槍,李克良並不畏懼。
……
洛陽建春門,朱溫大營。
中軍大帳文武群集,除了朱溫還有朱友文、朱友倫、朱友恭、袁象先一干子侄,葛從周、張存敬、張歸霸、霍存、劉鄩、氏叔琮、蔣玄暉一干衙內,以及敬翔和段凝等文官。
此外,營帳內還坐著一個相貌英武的少年。
稚氣未脫的臉上有著異於常人的沉穩和老練,顯得與他的年紀格格不入。
此人便是年僅十九歲的朱友裕,乃是朱溫長子。
十五歲就開始跟隨朱溫南征北戰,因戰功卓著官拜鎮國將軍,位列宣武九大衙內之一,領左控鶴都牙軍指揮使,充幕府行軍參謀長,兼建昌宮知事,宋州團練使,左開道大校。
功勳卓著,寬厚待人,深得牙軍愛戴。
自小的歷練讓他的心性較同齡人成熟得多,但少年得志也讓他有些自負。
營帳內的氣氛很壓抑,趙村和洛北大營的戰報剛剛傳來,得知朱漢賓被官軍擊斃,周先童、華鋒、朱簡等一干降汴的唐將被官軍或殺活擒,所有人都吃了一驚,有些猝不及防。
河洛大營方面,王彥章還在和李克良激戰,雙方勝負不分。
“老狗劉崇望,我必殺之!”
與官軍五次會戰以來,朱溫損失慘重,雖不至於傷筋動骨,對士氣的打擊卻不小,無論汴人怎麼奮勇殺敵,官軍還是密密麻麻的,看起來就像沒少人一樣,這讓汴人很洩氣。
在朱溫自己看來,洛陽戰場還是能繼續堅持的。
在河北戰場,他也相信魏博、成德、橫海、盧龍、鄭滑五鎮能擊敗李克用,至於平盧節度使王師範,朱溫也不擔心,他料定豎子王師範不敢參戰,淄青朱氏兄弟也是手下敗將。
真正令朱溫感到頭疼的,是河南江淮戰場。
鄂嶽大總管楊守亮的四萬精兵並沒有如期前來救洛陽,直接打陳州去了。
江西觀察使鍾傳、浙西觀察使錢鏐、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浙東觀察使崔安潛這四個小人更是令朱溫暴跳如雷,南方最強大的四個藩鎮會集了十三萬精銳,已經在清江口會師。
連福建的韋昭度都起了兩萬兵響應,與王潮一干文武在福州誓師北伐。
清江口往北是宿遷、下邳、彭城等地,過彭城往西就是宣武重鎮毫州,過毫州北上就是朱溫的老家宋州,為攻佔洛陽進逼潼關,朱溫傾巢而出,只留下了龐師古一人把守徐州。
龐師古是能打,可擋得住崔安潛、楊行密、韋昭度、錢鏐、鍾傳五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