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荊南歸附(第1/7頁)
章節報錯
,!
成汭自小就頗具遊俠習性,是當地有名的問題少年。
一次酗酒殺人後,被迫舍家亡命江湖,奈何實在躲不過仇家和官府的追查,最後乾脆出家當了和尚,秦宗權起兵後,和尚立即還俗當了兵,當兵沒多久,他就被一位郭將軍看中。
這位郭將軍認為他骨骼驚奇,打算當成兒子培養,給他起了名字叫郭禹。
後來,秦宗權盯上了荊州,郭禹次當行。
也許是意識到了秦宗權早晚會被滅亡,郭禹乘亂開了小差,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有過落草和雲遊四方討飯的郭禹生存能力極強,他帶著親信偷偷摸進了屈原姐姐的故鄉秭歸。
在這個江邊小州,小郭禹招募流民精壯成軍,時刻準備攻打江陵。
俗話說,機會總會青睞有準備的人。
老東家秦宗權膽子越來愈大,索性要當幾天皇帝過癮,為了避免朝廷和四方諸侯討伐,他命令弟弟秦宗言進攻江陵,準備在開闢荊州第二戰場,以備不時之需。
江陵時任領導張瑰很有骨氣,雖然兵少將弱,但就是不肯跟秦宗權屈服,蔡軍打了一年也沒攻破江陵,最後灰熘熘跑了,秦宗權自覺很沒面子,管不了朱溫,還管不了你張瑰?
趙德諲,殺!
核心悍將出馬,這下張瑰頂不住了,慌忙四處求援,四方諸侯被秦宗權嚇破了膽,哪裡敢幫他,張瑰無奈之下找到了小郭禹,你小子好歹是荊州的刺史,總該有點香火情罷?
接到張瑰的求援信,小郭禹很高興。
張瑰啊張瑰,任你鼻孔朝天,也有低頭求我的時候啊?
小郭禹得意完畢,立即帶兵出發,鑑於蔡軍勢大,小郭禹又在重慶一帶呼叫了很多盟友跟他一起抵抗蔡軍,各州兵馬就這樣陸續向江陵開拔,趙德諲聽說後毫不猶豫撤了兵。
蔡軍撤走後,張瑰又開始擔心起小郭禹了。
辛苦了,請回罷!
小郭禹也很痛快回師秭歸了,但趙德諲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火速重整旗鼓,虎狼之師下江陵!
這一次張瑰向四方求援的時候,沒人答理了。
烽火戲諸侯,把大家夥兒當狗耍啊?
上回你說趙德諲來了,咱們怎麼沒看見他人在哪?
四面無援,戰無希望,張瑰的部下不想陪葬,於是幹掉領導向趙德諲請降,趙德諲也不想在這傷心之地久留,於是把物資打包帶走,至於江陵空城,則部將王建肇留下鎮守。
聽說江陵真完犢子了,小郭禹痛斷肝腸,決定驅逐蔡軍收復江陵。
王建肇還沒屁股還沒坐熱,就被趕走了。
文德元年,僖宗駕崩,壽王李曄上位,小郭禹也得到了朝思暮想的江陵,初嘗勝果的小郭禹立即向長安朝廷報喜,首相韋昭度也沒有讓郭禹失望,考慮之後委任其為荊南留後,不久見他站穩了腳跟,乾脆就讓他轉正當了荊南節度使,小郭禹則立即上書請求恢復本姓。
至此,成訥橫空出世。
高興沒兩天,拿來戶口薄一翻,成訥傻眼了。
堂堂荊襄重鎮江陵,在冊戶口居然只有十七戶百姓。
痛苦之後,成汭發揚南泥灣精神,率軍開展生產自救運動。
鑑於自己沒文化,他覺得還是該個讀書人幫忙,於是叄顧茅廬,請動名士賀隱出山相助,在賀隱的建議下,大老粗成訥勵精圖治,從諫如流,勤政愛民,開始了第叄次創業。
首先,整肅法紀,約束士兵,召集流民開荒屯田。
官府在冊戶籍人口雖然不多,但躲在鄉野高山避難的百姓卻不少。
成汭招募流民,帶兵跟老百姓一起搞生產,退林還耕,打壩築田,治河修渠興鹽鐵,很快就有了無數良田,鹽紡鐵礦水利織造大興,各地百姓一聽說,紛紛拖家帶口來投靠他。
及至定初四年,荊南戶數超過四萬。
其次,減免賦稅,收斂脾氣,以身作則,依法治鎮。
自從當上節度使,他就成了翻版的周處,一改往日習性面貌,在幕府文官的協助下,他領導了轟轟烈烈的降稅減費運動,廢除各類苛捐雜稅,極大降低稅率,選擇讓利於民,藏富於民,努力為老百姓營造了一片相對太平的淨土,很多忍受不了軍閥暴政計程車民紛紛歸附。
第叄,整理漕運,重建碼頭,通商興業,在他的管理下,荊南營商環境得到強力改善,各地豪商紛紛前來江陵註冊投資,四方商賈會通江陵,荊南軍政府的商稅收入大幅提升。
越數年,政通人和,倉廩充實,百廢具興,荊南大治。
朝廷這回大舉出兵討伐鄂嶽,觀望形勢得知杜洪必亡後,在幕府文武的建議下,小郭禹鼓起勇氣,向鄂嶽行臺遞交了請戰書,還給李曄資助了叄十萬石糧草,以示忠君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