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此去應去向何處(第1/2頁)
章節報錯
官軍要攻,岐人肯定要守。
城上的岐軍弓弩手火力全開,朝城下瘋狂亂射一通,與此同時,金汁滾木石頭等也紛紛朝著城下扔下去,把官兵砸得血肉模糊。
李茂貞戴鍪披甲,親赴一線撫軍。
轉天一大早,韓建率心腹蔡州兵當先衝殺,率先奪取南門樓。同時王行瑜也派兵增援,於是兩軍皆濟,在邠寧和鎮國兩鎮精兵的合攻下,岐州南外城很快被攻陷。
蔡州牙兵兇性大發,衝入城中亂刀砍殺,韓建不能止。邠寧軍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分軍民老友,見人就殺。
守城岐兵急紅眼,把城中老弱孩童砍死,然後丟掉到大鍋裡熬成熱油,往下澆燙兩鎮士兵,符道昭又率五百牙兵增援而來,以強弩射死數百邠寧兵。
符道昭本為秦宗權騎將,性行強敏,胸懷武略,秦宗權失勢後,符道昭潛奔洋州依葛佐,佐攻興元軍不利後,符道昭又復奔於岐,李茂貞愛之。
他手下這五百人,也是蔡州牙兵。
所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聽到對方那口熟悉的淮西口音,無論是韓建麾下的蔡州牙兵還是符道昭手下的蔡州牙兵,心情都十分複雜。
邠寧軍先被殺退後,雙方牙兵軍心也產生變化,於是符道昭奪回南城。
初九一早,十餘萬官軍再次大舉攻城,李茂貞事先在內城牆挖下了深濠,又玩了命的傾瀉火油在外城佈置火牆,官軍一時間不能深入,乃不停的朝城內發射箭矢。
張威又發掘地道企圖奇襲內城,不料為李茂貞察覺,岐兵水灌地道,山南兵被淹死三百多人,正值山南軍鬥志渙散時,李思孝攻破岐州西城,隨後保大、義勝、匡國、彰義、感義五鎮之兵蜂擁而入,党項人大開殺戒,岐州後院尉王愛實力戰至死。
此時的李茂貞已經絕望,哽咽著對文武們說道:“本帥戎馬一生,為先帝出生入死,為朝廷南征北戰,自知沒有什麼大過大惡,也沒有對不起朝廷的地方,死無恨矣,所恨者惟祖宗香火至我而絕,惟李茂貞名字與自古逆臣國賊同列史書矣!”
文武眾臣跪地哭泣,幕府僚官心有慼慼,妻兒老小相視流淚。
李茂貞又說道:“自古以來,被朝廷討伐的臣子都沒有好下場,往往為人辱囚,或執送京師問罪,或執送太廟受辱,或幽閉於空房,本帥絕對不會到這個地步!”
長子李從照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叩首哭號道:“父帥,降了罷,當今天子仁德……”
“我志決矣,勿復再勸!”
李茂貞拒絕投降,卻對符道昭和楊崇本等將領說道:“你們有才華,跟隨本帥以來也是忠心耿耿,當為國之干將,不可隨本帥以賊名被殺,今大勢已去,你們降罷!”
符道昭和楊崇本哪裡敢說話,連忙跪在地上表達忠心,李茂貞卻不理他們,只是連聲催促他們趕緊回家召集妻兒老小和親隨準備迎接官軍入城,說是這樣或許可以免死。
楊崇本哽咽不能語,符道昭低頭不語。
趕走鳳翔文武與幕府人士後,李茂貞打算連夜率兵突圍,但是卻官軍所設的堡柵阻擋,他還親眼看有出降者從城上縋城而下,快步跑向官軍大營。
定初元年正月初十夜,李茂貞召集官員與後院子弟,宣佈傳鳳翔節度使位於年僅十四的長子李從照,李從照不知何故,跪在地上執意推卻。
李茂貞哀求道:“為父是皇帝欽點的賊帥,官軍四正六隅十面網捉生,為父逃不了,但你還小,沒人認識你,也許有幸能逃出,這是為父心意,也是唯一能指望你的地方了。”
李從照再無話說,唯有答應襲位。
眾人散去後,李從照膽戰心驚,把李茂貞扶回臥室。
這位深受打擊的鳳翔大帥眼神呆滯,任憑下人擺佈,坐立良久忽又長身站起,指著東邊大聲說道:“我要回家,這鳳翔待不了,我要回成德鎮州去,那裡是我……”
說到成德鎮州四個字的時候,他的聲音變得顫抖,似乎想起了這風雪十年。
從成德博野軍一個無名小卒到奉天防秋兵的軍頭,從潼關下的抗賊官軍到左神策行營禁軍使,從先帝扈駕都將到武定節度使,從鳳翔節度使到欽定賊帥。
曾幾何時,他是值得自傲的朝廷忠臣,統率的軍隊是拱衛朝廷和先帝的虎狼之師,但今夜站在岐州節帥府的他卻是汙國虐民的逆賊,岐軍成了造反的亂兵。
沉默中,李茂貞忽然想起一件往事。
“昌符襲擊聖駕,罪該萬死,今已遁逃,末將請隨韋相公追擊,竭宣爪牙之力,斃除逆兇,恭復天顏,安還長安,此臣所以報國家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光啟三年春,文武群臣都向李茂貞投去眼神,此時這位將來的鳳翔賊帥正跪在地上大聲向皇帝請命,聽著李茂貞堅定而激動的語氣,皇帝相信他一定能斬殺李昌符。
想起那日策馬護送先
帝返京,君臣同在鬧市中漫步,那時正逢長安四月桃花鋪滿路,神情難免恍惚,只怪我玲瓏心思,執念太過以塵網自縛。
若問前方太遼闊,此去應去向何處,應當是把來路當做歸途。
廊簷下,再為先帝唱一段樂府,終信了人不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