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忠國明白皇帝讓她的兩個女兒進宮讀書有做人質的意思,可歷朝歷代,封疆大吏的家眷不都是留在京師做質子嗎?只要自己沒有反心,又何必顧忌這些。

而且皇帝已經允諾,只要自己替朝廷守住山南,讓楊守亮活著回到京城,就會給自己加官賜爵,一想到自己有機會封侯拜相,李忠國這心裡就興奮得不做主。

李曄抬手虛扶起李忠國,又語重心長道:“朕把侄女嫁給你,與你就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多禮,朕聽何寧說,秋月和秋白聰慧非常,將來成為魚玄機和薛濤這等才女也難說。”

聽聞此言,李忠國心裡的最後一絲疑慮一掃而空,泣聲哽咽道:“吾皇隆恩,臣肝腦塗地不能報也,天威將士願為陛下效死,必斬李茂貞、王行瑜二賊首級獻朝廷!”

“成策,劉過,你們此去山南,當為忠國左右臂使,不許抗命背上。”

“臣遵旨!”

武成策知道皇帝讓自己跟李忠國的真正目的,劉過卻一直在雲裡霧裡。

事情交代完,李曄擺手道:“朕乏了,爾等回去自行準備軍事,接詔後立即啟行。”

待三人離開,李曄又吩咐高克禮道:“詔劉崇望和杜讓能來見朕。”

李曄選擇以李忠國為帥領兵出師山南,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這傢伙雖然劣跡斑駁,堪稱三姓家奴,但每一回站隊都站在了皇帝這邊,僖宗驅逐田令孜,他立刻率兵響應誅殺田令孜,李曄要殺楊復恭,他看到密詔立刻起兵。

無論是依附田令孜還是楊復恭,他依附的本質都是皇權,所以只要李曄不逼迫,出得起高官厚祿的價錢,就完全不用擔心李忠國會反叛。

至於投靠李茂貞,就不可能了,去年僖宗返駕長安,途中為李昌符阻攔,李昌符還和護駕的先頭部隊發生了流血衝突,這支先頭部隊就是天威軍。

雙方殺得非常激烈,李茂貞率兵趕來救駕,不料李忠國殺紅了眼,差點把李茂貞兒子李從照當作亂兵一併宰了,幸得旁人高喝道:“此乃文通子,不能斬!”

誤會雖然解開了,但李茂貞心裡始終有根刺,加上這傢伙也對宦官沒好感,所以也就恨屋及烏的討厭起了李忠國、楊守亮這些楊復恭義子。

天下崩亂,群雄並起,關中土地也都有主,李忠國只能依附朝廷。

其次則是李忠國的確勇武過人,天威軍也確實能打,沒有這樣精銳殘暴的兵馬作為中流砥柱穩固軍心,山南兵馬肯定擋不住鳳翔、靜難等五鎮大軍。

當然,讓李忠國接管山南也只是權宜之計。

等神策軍初具戰鬥力,李曄會逐步替換這些鎮兵,但在此之前,他還得用這些舊軍閥,說到底,還是苦無手中無兵,以至於派人出征還得想盡辦法籠絡威脅人心。

河東道,太原節帥府。

朝廷遣河東鄭延昌、獨孤損、孫偓三位特使在神策軍統軍楊守武的護送下,已經抵達太原兩月有餘,但李曄交給他們的事情還是沒有明確結果。

他們四月初二從長安出發,於四月二十五日抵達太原,到達太原當天,李克用聽聞朝廷來使,命幕僚蓋寓、監軍使張承業等人親自出城迎接,很是給朝廷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