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韋昭度罷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六月十一日早朝,關於荊州與蔡州如何處置的論戰再次在紫宸殿展開。
前年冬,蔡州節度使秦宗權僭越稱帝,定都蔡州,又偽授趙德諲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命他率軍南下攻打荊襄,向江南諸道示威的同時,奪取東南財源重鎮。
趙德諲是個猛人,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攻陷荊南全境,荊南節度使張瑰也被他幹掉了。
拿下荊襄後,趙德諲留下大將王建肇把守江陵後就率軍北返,趙德諲前腳走人,接到長安密旨的南郡守將郭禹後腳就帶兵圍了江陵。
“姓王的,你可別怪我來陰的,朝廷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看見城頭的蔡州賊兵一片慌亂,郭禹哈哈大笑,朝廷對他允諾說,只要拿下江陵,封侯之賞也不在話下,韋昭度甚至在信中暗示他,要保舉他做山南節度使!
大軍壓境,蔡州軍人心浮動,幾個將領趁王建肇睡覺的時候將其活捉,然後開門獻城。
郭禹進城後,喝令親兵將賊將王建肇綁起來,王建肇被狠狠打了一頓後,又被郭禹的親兵亂棍打出江陵城,那幾個親兵還說,要是還在荊州看到你,把你這賊將挫骨揚灰!
荊南被郭禹所奪,趙德諲氣得半死,偏偏秦宗權也不爭氣,屢次被朱全忠打得大敗,趙德諲一看形勢不對勁,立馬暗中寫信給朱全忠表示歸順。
許是怕朱全忠報復,他又帶著本部兵馬跑到荊州去了,打跑郭禹後,上表長安表示歸順,還說什麼要幫助朝廷討伐秦宗權。
這就是趙德諲最近兩三年的故事,看起來平平無奇。
之後朱全忠為了安撫趙德諲,上表建議李曄授趙德諲為荊襄節度使,領蔡州四面行營副都統,韋昭度與人議,正準備照辦,可時代卻變了。
現在的皇帝是李曄,不是馬球皇帝,李曄以退位威脅,硬生生將這事兒弄黃了。
趙德諲不但沒有被朝廷赦免,甚至連上給李曄的罪章,李曄也沒回一個字,對於朱全忠討伐蔡州的奏請,楊復恭照著李曄的意思,以“軍疲民乏,難以相助宣武,爾可自行事”為由敷衍了。
要打你自己打去,朝廷不會請人幫你,也拿不出錢糧犒軍,你愛咋咋地。
朱全忠要求任命趙德諲為荊襄節度使、蔡州四面行營副都統、隨他一道討伐秦宗權的奏章,朝廷不予理睬,趙德諲恐懼之下,又接連五次進表長安,但李曄一次也不回。
楊復恭怕李曄又要鬧退位,硬是不接見趙德諲派來的使者,使者見楊復恭不搭理自己,又跑去拜訪韋昭度、杜讓能、劉崇望等人,但這些人都表示無能為力。
刀子捏在人家手裡的,長安當家的人是楊復恭。
使者遍訪長安權貴,大家都表示沒辦法,說只有楊復恭能決斷,可楊復恭又不見他,使者都快急哭了,竟然跪在宮門外磕頭,請求皇帝召見。
可惜跪到昏死,宮裡也沒派個人出來,使者絕望之下,離開了長安,趙德諲得知,更加害怕,又寫信令飛馬傳到宣武,催朱全忠想辦法。
朱全忠又不是皇帝,他有甚麼辦法,只能按敬翔的建議,進表威脅朝廷。
可誰知楊復恭根本不吃這一套,見朱全忠信中語氣不滿,頗有興師問罪之意,又在奏表中暗示皇帝除掉閹宦,楊復恭勃然大怒,當場暴喝:“賊子可恨,本公早晚必殺之!”
得罪了楊復恭,朱全忠的如意算盤也落空了。
朝會上,韋昭度壯著膽子,又一次建議李曄滿足朱全忠的要求,下詔赦免撫慰趙德諲,管他是不是好鳥,先讓他和朱全忠先滅了賊子秦宗權再說。
結果不等李曄反駁,楊復恭張口就是一頓呵斥:“荒唐,赦免趙德諲,豈不是與賊屈服?若是造反失敗求一道免罪詔書就能了事,天下何人不反?”
李曄道:“朕看也是,趙德諲這等亂臣賊子天生反骨,決不可放縱姑息。”
提前得到李曄授意的劉崇望也趁機落井下石,出列奏道:“韋相公一再為趙德諲說情,莫非是受了趙德諲的好處?我可是聽說趙德諲和朱全忠的使者都在韋相公府上留宿了一夜……”
李曄“呵斥”道:“不可胡言,現在是議政,諸位愛卿暢所欲言。”
劉崇望卻是據理力爭道:“回陛下,確有此事,不只臣知道,能站在紫宸殿的諸位同僚都知道,趙德諲的使者不但密拜韋相公,還帶了幾車東西,裡面裝的是什麼,無需多言。”
楊復恭親信御史吳長也奏道:“稟陛下,宣武使者也給韋太傅送了禮,香車寶馬自朱雀大街穿城而過,莫說臣等,就是坊間無賴也知道。”
韋昭度登時變色,錢我確實收了,但事兒我卻沒打算辦,楊復恭找麻煩,在韋昭度的預料之中,但韋昭度沒想到的是,與自己無冤無仇的劉崇望也趁機發難,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