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文安言之過甚耶(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全忠道:“閹賊楊復恭從中作梗,說是怕打下蔡州後引得沙陀小兒不滿。”
“李克用算個什麼東西,也敢窺伺河南!”
李振不屑一笑,冷聲道:“相公早晚要和李克用交手,等趙德諲引軍來宣武投效,相公大可不看朝廷臉色,拿下蔡州生米煮成熟飯,朝廷照樣會下詔冊封承認相公。”
朱全忠道:“趙德諲發罪章往長安,長安方面遲遲沒有迴音,趙德諲惶恐之下,又連發五道表文,朝廷還是沒有回覆,本公讓趙德諲立刻率軍來宣武,這傢伙也一直沒有動靜。”
李振思索少許道:“朝廷不赦免趙德諲的罪過,他就還是蔡州賊將,相公再讓他率兵北上歸附宣武,就是與反賊勾結,若江淮各鎮節帥上表攻訐相公,相公如何?”
朱全忠怒道:“本公何嘗不知?江淮諸鎮忌憚本公日久,見趙德諲要歸附本公,定然兩股戰戰,倘若楊復恭趁機挑撥,必群起圍攻之,今蔡州未平,本公又不可南下相助,這可如何是好?”
話音落地,一人站出來,向朱全忠做了詳細建議。
此人生得相貌堂堂,雙眼神色深邃非常,一開口就引得堂內眾人紛紛側目。
原來這人叫敬翔,字子振,侍中敬暉之後,文武全才,朱全忠對其言聽計從無所不應,是輔佐朱全忠建立篡唐建梁大業的重要謀士,與李振一道被稱為朱全忠的左膀右臂。
聽完敬翔一番話,朱全忠怒氣全消,開懷大笑稱讚道:“本公有子振、興緒,如漢祖有蕭何、張良,太宗有魏徵、無忌,何愁大事不成!”
子振是敬翔的字,興緒是李振的字,李振是誰?大司空李抱真的後人,白馬驛血案就是他鼓動朱全忠所為,是李曄欽定的甲級戰犯,李曄已經把他寫到了必殺名單上。
宣武這邊在謀劃,長安的李曄也沒幹坐著。
針對楊復恭的行動也在暗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鄭氏喪期結束後,迫不及待的李忠國便三書六禮八抬大轎十里紅妝將何寧迎為正妻。
新婚之夜,兩口子折騰到半夜,李忠國終是得償所望,何寧被李忠國粗暴的動作弄疼了,側頭轉向朝牆那面,默默流起了眼淚,李忠國不解道:“夫人這是作甚,為夫可曾怠慢於你?”
何寧道:“你弄疼我了,也不知道憐香惜玉,恨不得全塞進來,我經得住你這麼折騰嗎?”
李忠國抱住她,討好一笑,柔聲道:“為夫知錯了,知錯了,以後一定輕些。”
何寧卻是不理他,問道:“你跟你爹怎麼了,為何你成婚接親他都不曾露面,是瞧不上我這個兒媳婦,還是看你不順心?”
李忠國大怒,喝止道:“休要再提那老賊,吾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何寧心中暗笑,疑道:“怎麼回事,你且細細說來。”
李忠國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猶豫少許後將原委娓娓道來。
楊復恭大封諸位義子,要麼是封方鎮大帥,要不就是授一州刺史,再次也是一鎮監軍,唯獨什麼都不給李忠國,要不是李曄提拔他為六軍統領,他李忠國還是個小小的天威軍使。
遭到如此不平等的對待,李忠國登時就謀出了背叛之心,乃與江陵等三個心腹歃血為盟,約定從此不再看楊復恭臉色,一心效忠皇帝。
楊復恭察覺到李忠國的變化,心中愈發不快,對心腹幕僚張浩說道:“逆子不顧本公之意,鐵了心迎娶淑妃侄女,還隨國姓叫了甚麼李忠國,他這麼做,置本公何地?”
張浩道:“後漢董卓廢帝亂國,朝臣謀誅之,王允使貂蟬與呂布,董卓強奪,呂布仇恨禍心遂起,表面禮待董卓,暗卻與王允眉來眼去,最終董卓被騙殺於長樂宮前。”
楊復恭道:“本公非董賊,呂布為幷州第一威將,逆子李忠國不如之,即使淑妃嫁侄女與他是效仿王允誅董卓故事,本公也無懼耶!”
“太傅總柄軍國,不可有絲毫意外,古老聖人有言,紅顏,禍水也!”張浩見楊復恭一臉自信,拱手勸說道:“夏桀因妹喜而失鹿於商,商紂因妖孽妲己自焚朝歌,周幽王為博美女褒姒一笑,烽火戲耍王畿諸侯,終為蠻夷弒殺,宗周遂亡。”
楊復恭道:“那都是幾千年前的事了,當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