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姑姑信你。”

何芳鶯面露欣慰,拉著何寧的手說道:“要是你外公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外孫女,當含笑九泉。”

何寧低頭不語,似乎已經預感到了自己的命運。

“復恭借從龍之功號令朝野,你皇帝姑父要殺他,復恭諸位義子中數楊守立最為悍勇,今晚楊守立會來赴宴,你施展本領勾引他與你相好,若你能與楊守立成夫妻之實,則大事可成。”

何芳鶯咬著牙,終是把這一番話說了出來。

何寧雖是妙齡少女,但已然明白姑姑是何用意,可事已至此,再無反悔餘地。

“姑姑放心,侄女當盡施手段,使楊守立弒父,如董卓呂布父子鳳儀亭挑兵戈。”

這何寧雖一介女兒身,卻是文史俱通,各朝故事信手拈來,眼見朝廷號令不出長安,大唐國勢江河日下,有顛倒覆滅之危,痛心不已,常思忠君報國,只是苦於報效無門。

何芳鶯又道:“這些話你只能跟姑姑說,萬萬不能讓第三個人聽到,否則何氏九族難保!”

“侄女謹記在心,請姑姑安心。”

夜幕籠罩,長安殿燈火通明,宮人太監端酒掌盤來回穿梭。

三省六部各司寺文臣按官位品級依次居右而坐,楊復恭領內侍省太監與神策軍大將居左。

大殿寂寥無聲,雙方隔空凝視,宮宴尚未開始,氣氛已不對勁,當值宮女太監莫不心驚膽戰,唯恐大禍降臨,稍稍,太監唱道:“陛下駕到。”

群臣起身拱手,口呼萬歲,楊復恭猶豫之後也領著神策軍諸將及心腹太監向李曄見禮。

李曄在近侍太監宮女的陪同下落於上座,揮手道:“諸位愛卿平身,太傅請起。”

聽到皇帝聲音,官宦武將齊齊拜謝落座。

淑妃站在暗處,指出了楊守立,對何寧道:“那是楊守立,你且細看記住。”

何寧放眼凝視,只見楊守立頭戴兜鍪,全身披精良甲冑,左手扶腰間配劍,右手持戟,端立權閹楊復恭側後,雙目直視前方,生得高大威猛,神色冷酷非常,甚至煞人。

“你可記下?”

何寧點頭道:“回姑姑的話,已熟記於心。”

“自當如此。”

何芳鶯又交代了幾句,便轉身走到屏風後面,忽聞音樂升起,一看卻是百十舞姬入場,這些女人都很美貌,穿著暴露,搔首弄姿,引得神策軍諸將齊齊側目。

文臣當中有人認真打量,有人感嘆太過奢靡,是不正之風,李曄一動不動,像個死人。

何寧立於屏風後面,雙目直視楊復恭,殺意凜然。

過了一會兒,何芳鶯找了過來,再次叮囑道:“你且聽著,稍後和楊守立接近,當徐徐圖之,行事過急,動機恐為楊復恭所察,你皇帝姑父與兵部劉尚書會暗中助你。”

“侄女謹記,此等豺狼虎豹之輩見色而忘事,姑姑勿憂。”

“但願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