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即皇帝位(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個半殘閹人言語之中對宰相充滿了頤指氣使,宛如使喚自己下屬一般,唐末宦官專斷蠻橫、囂張跋扈的氣焰可見一斑。
好說歹說,威逼利誘,終於打發走了生事的眾臣,楊復恭喘了口氣,回身進殿直奔李傑,看到淚流滿面的李傑還趴在地上,一副呆滯的樣子,楊復恭滿意一笑。
拍了拍李傑,楊復恭勸慰道:“皇帝是天子,不是凡人,是不會死的,他是迴天上去了。”
李傑抬起頭,不由自主的流出兩行淚水,哽咽道:“可皇兄不在了,一想起來,本王這心裡就沒來由的難受。”
楊復恭擺出笑容,蹲了下來替李傑擦拭眼淚,哀聲道:“大行皇帝很厲害的,收服了李克用,平定了黃巢之亂,斬殺叛將王重榮,趕跑老狗田令孜,大行皇帝文治武功,定然不願看到殿下這般啼哭。”
李傑點點頭,不動聲色道:“大行皇帝是比肩太宗憲宗皇帝的明君,楊中尉,有什麼事嗎?”
“當然有。”
楊復恭站起身,眼神泛起寒光,望向殿外茫茫大雪,緩緩道:“從今以後,殿下就是天子,大唐,是殿下的了……”
皇帝寶座如約而至,李傑心中一笑。
“都是楊中尉的鼎力支援。”李傑把功勞推給楊復恭,楊復恭卻很淡定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殿下準備一下,擇日即皇帝位。”
說罷,楊復恭伸手做出一個請的手勢,在李曄即位之前,他必須牢牢的看住,防止有人因對自己立帝之事不滿,對未來的皇帝做些什麼。
李傑知道無法拒絕,動身隨楊復恭去了,上了馬車,李曄並不擔心楊復恭會對自己不利,目前來說自己和楊復恭並無矛盾,原本的昭宗和楊復恭鬧翻是在國舅王瑰遇害後。
上了馬車,李傑就拼命在腦海中回憶關於楊復恭的記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除掉楊復恭,必須對他有一個清楚徹底的認識。
如果兩唐書真實客觀的話,那麼歷史上楊復恭擁立昭宗成功後,以定策之功得到了豐厚的賞賜,獲授開府儀同三司、金吾上將軍,專典禁兵。
此後楊復恭利用手中的權力操縱朝政,將麾下養子六百人派往各地擔任監軍,把地方軍政大權都控制在了手中,勢力膨脹之快難以想象。
楊復恭坐在李傑身邊,開口打斷了李傑的思路:“殿下名諱不具天子氣象,更之如何?”
李傑疑道:“俱憑楊中尉做主。”
“日華成曄,殿下就名曄吧。”
叫就叫唄,小小的插曲結束,次日李曄在僖宗靈柩前即位。
如果是在鹹通年之前,天子即位,會有宰相率南衙百官參拜,同時還有以神策軍中尉為首的宦官帶領北衙、內侍省宦官參上,但如今國將不國,很多禮儀已不具當年氣象。
長安幾遭兵禍,僖宗返駕之前,先是黃巢屠城,殺幾萬人縱火逃走,後來又有幾個小軍閥在城裡火拼,燒殺搶劫,無惡不作,大明宮也遭到了亂兵破壞搖,很多宮室都在修繕之中,故而李曄這場登基儀式也只有基本流程。
三省擬旨昭告天下,李曄頒佈新帝第一詔,宣佈大赦天下,高舉傳國玉璽,接著演奏音樂,由內侍扶著登上龍椅昭示權力地位。
音樂完畢後,李曄又率文武百官前往太廟祀祖祭天,所有事情做完後,李曄率眾返回太極殿,再次接受群臣朝拜。
楊復恭率內侍省及北衙宦官叩首作揖,朝臣士大夫則以宰相為首伏惟頓首。
“萬歲,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