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渤海電子驚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宇拿出一本新臺歷放在辦公桌上,凝視著檯曆第一頁把鮮紅的一字。
他重生後已經十二年了,這時間過得確實有些想流水,一轉眼就十多年過去了。
上一世的九七年,他還在鄉機械廠上班,他從機械廠出來開始開修理部就是九七年的下半年。
他辭職開了一個修理部,先從修理輪胎跑電焊做起,到二零零零年開始修理機動車的發動機變速箱什麼的。
一直到他重生前,就沒轉行過。
雖然上一世在尖山鄉,他也算是成功人士,但是和這一世相比,簡直雲泥之別。
集團和村裡企業去年的報表已經送到,就在他的辦公桌上放著。
但他卻沒有去看一眼。
那上面的東西對他而言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不管是盈利了三十億還是五十億還是一百億,似乎區別已經不大了。
雖然江宇對集團的盈利不怎麼在意,但今年不管是集團還是村裡企業的盈利都在提高。
村裡企業盈利幅度的提高不大,畢竟還是那些老專案,一年的盈利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但是威來集團的盈利卻在節節攀升,畢竟不時有新產品和新專案產生新的盈利點。
今年電子產品終於佔據了威來集團收入的第一集團。
手機銷售了一百多萬部,實現利潤五十億元。
而VCDDVD的銷售更是高達二百萬臺,為集團盈利了三十億元。
電子部門以八十億元的利潤佔據了第一的寶座。
汽車部門今年則上升到了盈利第二的位置,各種車輛加在一起,實現了六十億元的利潤。
其中賣出十萬輛的新世紀自己就盈利了二十億元。
雷鳴車雖然只賣了五萬輛出去,但也盈利的十五億元。
畢竟它的售價最貴,利潤也最高,雖然銷量不高。
銷量最高的是微面,十五萬輛的銷量,但它因為是一款合資車,利潤有。崧遼的一半兒,而且一輛車利潤堪堪一萬,也只是盈利了七八億元。
其他汽車包括外面的分廠的利潤,加在一起也有十幾億元。
如果再算是電動車的利潤,車輛部門和電子部門的利潤幾乎不相上下。
以微弱的差距處於次席位置。
服裝部門今年退居第三,雖然也有四十億元的利潤,但僅有電子部門一半兒的利潤。
在往下,就是威來化工廠和一些配件產生的十多億的利潤。
集團去年總盈利在二百一十億上下。
江宇只是看了看最後的數字,然後就把報表束之高閣了。
他現在的資產是六百多億元,聽著不少,但如果按照世界貨幣米元來衡量的話,他的資產就變成了七十多億,似乎也沒幾個錢的樣子。
這些錢如果不加以利用,基本就是一串數字而已。
該把這些錢頭到什麼領域去呢?
江宇正在思考的時候,電話響了起來。
江宇拿起電話:「喂!您好!哪位?」
「江總!你是江總嗎?」
「我是江宇,您是...」
「我的徐家樹!」
渤海電子光刻機專案部的徐家樹。
「徐部長您好您好!您有什麼事兒?」